在上一期的內容中,我們精心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關于晶臺光耦在各類通信(驅動)電路中應用的選型指南?紤]到不同通信速率下的應用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如何準確選擇適合的芯片并在同時合理控制成本,成為了設計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因此,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通過一系列詳盡的應用實例及其原理示意圖,為設計者們提供切實可行且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解決方案。
晶臺光耦的性能優勢
晶臺光耦作為一種高性能的電子組件,在單片機(MCU)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通信電路中應用廣泛。其晶體管輸出型光耦系列,能滿足多種中高速通信需求,涵蓋4800bd、9600bd等標準波特率,以及更高速的57600bd、76800bd等串口通信波特率。在構建發送(TXD)與接收(RXD)接口的隔離過程中,光耦不僅能提高通信效率,還具有諸多優勢。采用晶體管類型光耦組建的通信接口,成本優勢顯著,能有效降低整體系統搭建成本。同時,晶臺光耦還具備出色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壽命遠超許多傳統元件,保障了通信電路長期穩定運行,成為眾多工程師設計通信產品時的首選。
晶臺晶體管類型光耦的應用范圍極廣,能夠適配大部分通信協議和MOSFET驅動信號傳輸,滿足工業控制、自動化設備、數據處理等多個領域的實際需求。其穩定可靠的性能,為各類電子設備的通信功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晶臺光耦的具體應用
在串口通信應用中,如圖一所示,KL357 光耦(SOP4)的OC(集電極開路)端所配置的上拉電阻對通信速率有著直接且重要的影響。選擇合適的上拉電阻值,能確保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完整性,降低誤碼率,實現較高的通信速率。此外,輸入端限流電阻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它關乎電路整體安全性,影響光耦的開關特性,包括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恰當的限流電阻值能優化光耦的開關速度,確保信號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在MOSFET隔離驅動信號傳輸方面,在高壓驅動電路中,若控制側涉及人的活動,就必須在高功率側與低電壓控制電路之間實現電流隔離。這種隔離措施能有效防止高壓側故障危及用戶,即使電路元件損壞或失效,隔離柵也能確保電力不會傳導至用戶端。晶臺晶體管類型輸出系列光耦,提供高達30KHz的驅動開關頻率,可滿足大部分逆變器和電機驅動電路使用。在更高速驅動中,選用高速光耦系列,可高達1MHz。設計中的輸入輸出端設置類似于通信電路,不同的是,柵極驅動需要更多考慮高速開關損耗的電流驅動能力。
KL357的傳輸特性參數
在設計過程中,相較于模擬信號的處理,此處更關注開關量傳輸的延時以及tr(上升時間)和tf(下降時間)的實際數值。需要注意的是,數據手冊中提供的參數僅代表光耦在特定測試條件下的表現。然而,在實際的設計應用中,這些條件往往與測試條件不同。因此,為了滿足產品的需求,我們可能需要調整外部設計,以獲得更優的時間傳輸特性。
總之,晶臺光耦的晶體管類型輸出系列,在處理開關信號時,能夠勝任相對較高的傳輸速率,具體可達100kbps;尤其在高壓功率驅動產品中,其工作頻率更是高達30KHz,相較于同系列競品有明顯優勢,為用戶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