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的電飯煲大部分采用固定功率的方式加熱,能源利用率低、功能單一,難以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開發功能齊全、成本低廉、節省能源、安全可靠的微電腦電飯煲,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電飯煲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組成 系統選用以低成本、功耗小、性能良好的8位A/D型HT46R47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控制電路。引腳如圖1所示。 他的主要特性如下: ·工作電壓:fSYS=4MHz:2.2~5.5V; fSYS= 8MHz;3.3-5.5 V; ·13位雙向輸入/輸出口; ·8位帶溢出中斷的可編程定時/計數器,具有7級預分頻器; ·石英晶體或RC振蕩器; ·2 048×14位的程序存儲器PROM; ·64×8位的數據存儲器RAM; ·在VDD=5V且系統時鐘為8MHz時,指令時鐘為0.5μs; ·s四通道9位的A/D轉換器; ·指令執行時間皆為1或2個指令周期低電壓復位功能。 1.1 工作原理 電飯煲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通電后,系統進入待機狀態,此時系統可接收用戶的功能選擇,用戶所選功能通過顯示電路顯示出來,當用戶按下確定鍵時,MCU開始對溫度進行監測,對各種功能進行相應的加熱控制,直至功能結束時,發出聲音報警提示。 1.2 硬件電路設計 (1)MCU MCU是電飯煲的核心部分,完成數據采集、輸入、處理、輸出、顯示等功能。 (2)測溫元件 測溫元件是準確檢測溫度的關鍵。采用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由于熱敏電阻值的變化與溫度的變化是非線性關系,為了提高溫度的測量分辨率和系統的抗干擾性能,設計電路如圖3所示。 圖3中,Rt是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與R1并聯后的阻值與溫度的變化接近線性關系,提高分辨率;R2起分壓作用;O點為測量點:當溫度變化時,Rt阻值發生變化,O點的電壓也跟隨變化,測量O點則可測量出溫度的變化;C1是防止干擾引起O點的電壓突變。 (3)加熱執行電路 MCU通過PBl輸出方波控制信號,通過電容偶合、整流后送到三極管的B極,放大后驅動繼電器工作。這樣有方波輸出時,繼電器接通發熱盤電源,沒有方波輸出時,則斷開發熱盤電源。而方波信號是MCU正常工作時才可輸出,當單片機死機時,就不可能輸出。也就是說,當單片機受到嚴重干擾死機時,PBl不可能輸出方波,發熱盤的電源會自動斷開。這樣就可確保系統的安全性。 (4)聲音報警電路 MCU通過PD0口輸出方波信號,通過三極管放大,驅動交流翁鳴器發出聲音報警。 (5)顯示按鍵復用電路 顯示電路用分時掃描方式輸出,3個公共口7個顯示段,形式3×7顯示輸出。按鍵復用7個顯示段中的4個。當掃描按鍵時,將全部顯示關掉,并把以按鍵相聯的I/O口設置為輸人口,當掃描結束后,再改為輸出口。 (6)時鐘電源電路為MCU產生必要的工作條件,用于提供MCU工作所需要的時鐘和電源。 2 軟件設計 模糊控制的軟件流程如圖4所示。 在圖4中,t1,t2,t3,t01,t02是時間參數,要根據電飯鍋的不同功率進行設定,其中t01< t02。 在典型的750W電飯鍋應用中取值如下: t1=2 min,t2=30 s,t3=5 min, t01=4 min,t02=8 min 主要步驟說明如下: (1)通電加熱后,采用全功率加熱至60度,進人(a)。 (2)(a)階段:記錄加熱電飯鍋膽從60-70度所需時間t,t是與鍋內米和水的質量成正比的; (3)(b)階段:以t1為時間單位,測量起止溫度T1,T2當T1=T2時為沸騰狀態; (4)(c)階段:根據(a)測米量所得到的時間t,和設定的參數t01,t02做比較,選擇適當的加熱功率進行加熱; (5)以t2為時間單位,測量起止溫度T1,T2,當T1=T2時為水干狀態,停止加熱; (6)用余熱加熱米飯t3,時間,最后飯熟報警提示。 3 結 語 由于電飯鍋采用了模糊邏輯控制,模仿人的思維方式,又結合準確的條件判斷,使這種電飯鍋即使在不同的海撥高度(有不同的沸點),也能準確地檢測到電飯煲內水的沸騰,能做到永不溢出;由于采用模糊邏輯,能準確檢測到電飯煲內的水是否已燒干,準確地切斷加熱的電源,使得煮出的米飯松軟、不燒焦。在模糊邏輯的基礎上,再加上時間控制,就使這種模糊控制電飯煲具有的預約定時煮飯、煲湯、煲粥等功能。另外這種電飯鍋電路設計精簡可靠,所有控制電路硬件成本只需十多元。目前,我們設計的這種控制電路已被許多廠家采用,并進行了大批量的生產。這種單片機模糊控制技術在電飯煲中的廣泛應用,對改善人們的生活,將會有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