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自動駕駛,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谷歌、Uber及特斯拉這樣的硅谷明星企業;但也別忘了,在自動駕駛潮流之中,通用、福特、戴姆勒這樣的老牌車企同樣野心勃勃。 雷鋒網新智駕經常聽聞業內人士談論各家公司所擁有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高下、優劣,無論是針對技術解決方案還是基于真實路測表現,皆難有定論。 近日,一份來自Navigant Research的自動駕駛研究報告為這些公司進行了排名,最終的結果宣告了傳統車企的勝利。 ![]() 以上榜單前10名單,剩余排名為:標致雪鐵龍、特斯拉、豐田、ZF、本田、Uber、nuTonomy、百度。 這份報告探討了18家領先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策略和執行情況,引入10項標準來進行量化評分,其中包括:視野、市場策略、合作關系、生產策略、技術能力、銷售能力、量產能力、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產品組合能力以及可持續能力。 此外,還在策略(Strategy)和執行(Execution)的兩個維度上,將這些公司區分為:領導者(Leader)、競爭者(Contender)、挑戰者(Challenger)和跟隨者(Follower)。 ![]() 從圖中可以看出,底特律汽車廠商福特和通用占據前兩位,緊隨其后的是戴姆勒以及雷諾-日產聯盟,4家傳統車企共同組成領導者區塊?梢韵胂螅2021年當你坐進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時,這輛車極有可能是出自這4家車廠的其中一家。 而在競爭者區塊中,包含汽車制造企業寶馬、標致、現代、豐田、特斯拉以及大眾,還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Delphi)和采埃孚(ZF),奇怪的是同為供應商的博世(Bosch)未在這份榜單中出現。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也在這個區塊中。 其他公司如本田(Honda)、新加坡初創公司nuTonomy、Uber和中國的百度則被列入至挑戰者的區塊之中。 從整體排名和區塊劃分的情況來看,自動駕駛目前的競爭態勢是傳統車企完勝互聯網科技公司及相關創新企業。這樣的結果肯定會讓大多數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作為該報告的聯合作者,Navigant的分析師Sam Abuelsamid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因為長時間的積累處于非常領先的位置,但是目前仍然需要尋找合作伙伴為其提供整車(比如克萊斯勒),所以其排名也相應被拉低。 當然,那些小型的初創公司,雖然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但是它們并沒有切實可行的商業化路徑,未來最有可能的出路就是被收購。大公司在收購了這些公司以后,便收獲了其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成果,助力其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測試、制造以及量產等等。 而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際應用,共享出行是非常適合的場景。雖然Uber在這個方面有先天優勢,但是通用和福特這樣的車企同樣在積極布局類似的業務。這也可能是影響評分和排名的因素。 但是針對市值剛剛超越了福特和通用的硅谷明星企業特斯拉被列入挑戰者的區塊,分析師Abuelsamid表示,“特斯拉的產品質量、營銷策略、財務的穩定性方面仍有諸多不足,而且其自動駕駛技術水平也難以做到Level 4以上的水準。”不知道馬斯克內心作何感想? 當然,在雷鋒網新智駕Navigant這份報告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因為評選以及評分標準的偏向性不一樣,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并不具備絕對權威。這些自動駕駛企業間真正要決出高下,應該還在更遙遠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