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眾所周知,在幾分鐘內及時搶救危重急癥、意外傷害導致的突發瀕死病人,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傳統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方法,常常由于按壓部位不準、用力方法不對、按壓深度掌握不好、按壓頻率不規律等因素,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造成骨折、氣胸、血胸等嚴重的并發癥,同時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也有可能在病人與救護者間傳染疾病。因此,有必要研制搶救迅速、定位準確、按壓適度的便攜式智能型心肺復蘇機。其及時性和準確性可以顯著提高救治效果,較好地解決徒手心肺復蘇存在的問題。目前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美國Michigan Instruments 公司的“薩勃”心肺復蘇機,國內市場仍然沒有國產的便攜式心肺復蘇機。本文介紹的就是一種以Cygnal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便攜式智能心肺復蘇系統。 2單片機心肺復蘇系統的組成 系統的結構圖為: 圖中1為通氣導管,2開啟閥,3儲氣瓶,4調壓閥,5電磁閥,6壓力傳感器,7單片機控制器,8電磁閥, 9氣缸,10活塞,11彈簧,12壓頭,13電磁閥,14電磁閥。 系統工作流程如下: 1、 通過觸摸屏,設定單片機參數:按壓壓力、按壓頻率; 2、 開啟閥2打開,儲氣瓶3充氣; 3、 調壓閥4、電磁閥5打開,氣缸9開始充氣按壓; 4、 壓力傳感器6檢測氣缸壓力到否?不到,則繼續充氣; 5、 壓力傳感器6檢測氣缸壓力達到預設時,電磁閥5關閉,電磁閥8打開; 6、 氣缸9排氣,然后轉步驟3循環; 為達到便攜的目的,系統采用高壓氧氣作為動力。采用雙氣缸,一個為儲氣瓶,另一個氣缸里裝有活塞,通過氣體推動活塞來按壓胸部。由于活塞下裝有彈簧,所以按壓深度和按壓壓力相適應,深度越深,壓力越大。氣缸內壓力達到預設時,打開電磁閥排氣,由此可控制按壓的壓力大小。調壓閥由步進電機控制其動作,可調節給氣缸充氣的氣體壓力,經調壓閥減壓后氣體的壓力大,則裝有活塞的氣缸充氣快,反之則慢。由此可控制按壓的頻率。氣缸在50mm的位移處有一檔板,阻止活塞下移,從而使氣缸壁分擔一部分力。按壓最大深度為50mm,可有效防止按壓深度過深,造成肋骨骨折。 通過電磁閥8排出去的氧氣,根據5:1的按壓呼吸比,通過打開和關閉電磁閥13和電磁閥14的時間來控制。電磁閥13的打開,電磁閥14的關閉,氣管給人通氣,其潮氣量可用外接氣囊來控制。電磁閥13的關閉,電磁閥14的打開時,氧氣排放出至大氣中。 3單片機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 本系統擬采用美國CYGNAL公司的C8051F020單片機。 圖3 單片機系統結構部分電路圖 4系統供電 整個系統采用12V電池組供電,經升壓電路得到24V電壓給壓力傳感器供電。經降壓得到5V電壓給各個驅動芯片供電。單片機采用AS11173.3V/800mA電源供電。壓力傳感器輸出為4-20mA電流,不能直接和單片機相連,須經轉換電路后再輸入單片機。電磁閥只需提供一個很短時間的脈沖電平即可,由ULN2803驅動芯片控制,采用12V DC供電。 5軟件設計 系統程序用C51和匯編編寫,采用模塊化結構,包括主程序、中斷服務程序和子程序。主程序流程圖見圖4。在系統初始化過程中,首先允許看門狗定時器,以便程序發生“飛逸”時,及時進入復位狀態。其次初始化外部時鐘振蕩器,在本系統中,考慮到要與電腦進行串行通信,外接了PCF8563時鐘芯片,時鐘源可在外部時鐘源和C8051F020內部時鐘源之間切換。然后通過設置交叉開關控制寄存器將計時數器/定時器、串行總線、硬件中斷、ADC轉換啟動輸入以及微控制器內部的其他數字資源配置到端口I/O引腳,詳細配置方法可見參考文獻[06] 和[07]。然后C8051F020根據輸入的參數打開調壓閥,啟動步進電機,查詢參數表,確定轉動步數,開始給氣缸加壓,在加壓過程中,檢測壓力傳感器,查表判斷是否達到預定壓力。達到后,控制相關電磁閥的開和關,最后重復循環。中斷服務程序主要有觸摸屏輸入中斷和壓力傳感器輸入中斷等。子程序包括:步進電機控制程序、電磁閥的開關程序、數據的存取程序。系統的主程序流程如圖4。 圖4 主程序流程圖 6 結論 在試驗過程中表明,該系統可達到以下技術要求a.按壓頻率:60-100次/min,可調;b.按壓壓力:35-45kg,可調;c.按壓深度:2-6cm,可調�;究蓾M足實際使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