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之源。動力電池不僅關系到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而且關系到電動汽車的安全(電動汽車的起火事故往往始于電池包)。可見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有多重要。 BMS隨時監控每個電池單元的電壓和溫度,確保它們在正常狀態下工作,也許還進一步進行電池平衡,讓電池包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目前,電動汽車BMS系統都是以線纜連接形式實現有線通信。這種情況很可能正在改變。一些主流的半導體供應商已經開發出了無線BMS系統,這種新系統與現有的方案相比具有諸多優勢。 美國Analog Devices Inc.(ADI公司)于2020年9月首先推出了無線BMS技術。ADI公司稱,其無線BMS免去了使用傳統線束的必要,節省了高達90%的線束和高達15%的電池組體積,提高了設計靈活性和可制造性,同時不會影響電池使用壽命內的里程數和精度。ADI的無線BMS將在通用汽車搭載Ultium電池平臺的量產車輛中首度亮相。 近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TI)推出了無線BMS技術,并召開在線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些細節。TI的無線BMS由SimpleLink 2.4GHz CC2662R-Q1無線MCU和BQ79616-Q1電池監控器/平衡器組成,采用專為汽車電池環境開發的無線通信協議,據稱其安全可靠性超過傳統的有線BMS。 德州儀器中國區嵌入式與數字光處理應用技術總監師英先生介紹說,傳統的線纜連接方式不僅笨重、占用空間,而且可靠性也不太理想。他說,在與客戶交流時他們發現,電纜和連接器故障是導致電池包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TI的無線協議可提供業界出色的網絡可用性(超過99.999%),而且可以在300ms最大可用性內重新啟動網絡。在專用時隙該系統可提供高吞吐量(1.2Mbps)和低延遲(小于2ms),從而進一步保護數據免受丟失或損壞。它可使多個電池單元向主MCU發送±2mV精度的電壓數據和溫度數據,且網絡數據包錯誤率小于10-7。據介紹,TI的這套系統是業內首個通過TüV SüD認證、實現ASIL D功能安全系統的先進無線BMS。 如果我們考慮到TI在此之前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SimpleLink無線MCU,包括Wi-Fi、藍牙等各種協議的芯片,以及電池監控和電池平衡芯片,那么我們就會知道TI研發無線BMS并不需要再做許多新的開發工作。最關鍵的一點是開發無線BMS專用的通信協議。據德州儀器系統工程經理吳萬邦介紹,無線BMS應用有很多特別的挑戰,如網絡重啟速度、網絡可獲得性、可靠性、吞吐量等,現有的無線通信協議如藍牙無法勝任,所以有必要開發一套新的無線通信協議。 總之,現在ADI和TI都已經推出了無線BMS方案,可以省下線纜所占用的空間來放置更多的電池,能一定程度地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許更重要的是,無線BMS比有線方案的可靠性更高,成本也會更低,很可能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技術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