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醫學成像設備分類及特點 (一)、γ相機 1、γ相機組成: (1)、閃爍探頭:包括準直器、閃爍探測器、光電倍增管等。 (2)、電子線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單脈沖高度分析器、校正電路等。 (3)、顯示裝置:示波器、照相機等。 (4)、γ相機附加設備。 2、特點: (1)、通過連續顯像,追蹤和記錄放射性藥物通過某臟器的形態和功能進行動態研究; (2)、由于檢查時間相對較短,方便簡單,特別適合兒童和危重病人檢查; (3)、由于顯像迅速,便于多體位、多部位觀察; (4)、通過對圖像相應的處理,可獲得有助于診斷的數據或參數。 (二)、單光子體層成像設備(SPECT) 1、成像原理: 利用γ照相機圍繞著診斷感興趣的人體區域,采集各種不同角度上放射出的γ光子并計數,然后利用X-CT中所使用的圖像重建方法,得到人體某一體層上的放射性藥物濃度的分布,即可得到多層面的各方位的體層圖像或三維立體像。 目前SPECT核醫學成像設備的能量測量范圍為50~600keV,空間分辨率6~11mm。 2、與X-CT的區別: (1)、圖像粗造,空間分辨率低。 (2)、屬發射型體層攝影; (三)、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設備(PET) 1、使用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核數,如: 等都是人體組織的基本元素,易于標記各種生命必需的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或類似物而不改變它們的生物活性,且可參與人體的生理、生化代謝過程;其次這些核素的半衰期都比較短,檢查時可給予較大的劑量,從而提高圖像的對比度和空間分辨力。因此它所獲得的圖像是反映人體生理、生化或病理及功能的圖像。 2、由于采用的是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核素,電子在物質中射程短并只能瞬間存在,不足以穿透較厚的臟器或組織,故測定正電子的基本方法是測量湮沒輻射產生的γ光子。 缺點: PET核醫學成像設備在推廣應用方面受到以下兩點的制約:①由于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短,且都是由迥旋加速器生產的,故使用PET的單位附近,應有生產這些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醫用迥旋加速器;②應有快速制備這些短半衰期核素標記放射性藥物的設備和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