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地因傳統警示樁傾倒引發燃氣爆炸事故后,城市地下管網安全再次成為焦點。這類事故暴露出傳統靜態標識設備的致命缺陷 —— 無法應對動態風險。國家管網集團數據顯示,我國 10 萬公里地下管網中,超 70% 仍依賴人工巡檢,安全隱患發現滯后問題亟待解決。
與傳統水泥標志樁相比, TLKS-PAZ01智能警示樁實現了從被動防御到主動預警的跨越。其集成的 0.1° 高精度姿態傳感器,可捕捉毫米級傾斜變化,較傳統設備提前 30 秒預警機械碰撞風險。在某城市 地鐵施工中,該系統通過振動監測功能成功攔截違規作業,避免了一起可能導致全城通信中斷的光纜破壞事故。 面對市場同類產品,TLKS-PAZ01智能警示樁展現出顯著優勢。TLKS-PAZ01智能警示樁采用太陽能 + 蓄電池雙供電系統,在連續暴雨中仍穩定運行 21 天,結合可拓展的 4G 通信模塊,運維效率提升 60%。這種低功耗設計使其在 - 40℃至 70℃極端環境中仍能穩定工作。 國家管網集團 2025 年技術白皮書指出:“主動預警設備是地下管網安全核心”。TLKS-PAZ01智能警示樁憑借全維度監測與多元功能,已在燃氣、通信等領域廣泛應用,助力地下管網管理從 “人防” 向 “技防” 轉變,全力守護城市生命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