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患者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愈高。醫務人員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患者在一起。而按傳統的模式,寫病歷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另外,對于不同地區的人,想在異地享受北京專家的醫療資源也十分困難,我們發現,種種需求都有通過移動醫療才得以實現。田獻氫說,中日友好醫院的PACS、LIS、EMR,電子病歷,與移動終端通過無線網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象地說,就是將醫生的耳朵、眼睛、手伸長了、腿加長了,他不需要跑到患者床邊看完情況,再到辦公室記錄,想去查一些數據,不需要像之前醫院花很多時間記在腦子里,再跟患者溝通,醫生在床邊使用移動終端隨時可以知道患者檢查和治療的情況。 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移動醫療也一樣。移動醫療跟現有信息系統結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同時,安全性和應用性也對移動醫療提出了新的挑戰。隱私如何得到保證,安全性隨著應用的不斷擴大、提升而顯現出來;應用不能集中,交互體驗性做的不夠;資金投入過大等種種問題都值得思考。 IT消費化日益迫切的今天,衣食住行都沾了移動互聯網的光,用戶掏出移動終端,吃喝玩樂都能得到指引。毫無疑問,移動和觸控確實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在醫療界,移動終端正顛覆臨床醫生使用技術的觀念,引發了事業與生活平衡的問題,并對醫院的信息技術帶來了正能量。 移動醫療被認為是醫療領域21世紀最具潛力的創新性技術,為什么需要移動醫療?移動醫療的發展是怎樣的可以帶來哪些益處?作為這個潮流趨勢的感知者和踐行者,中日友好醫院信息處處長田獻氫分享了移動醫療在中日友好醫院的發展和美好愿景。 現在醫改里經常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詞——“醫療聯合體”,像中日友好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可能要跟一個二級醫院、社區直接連串起來。那么,用什么串顯然需要用信息,也就是用移動醫療串起來。不但串起來,而且還要進入到社區的家庭中形成區域醫療,與整個區域的醫療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上游高端醫療資源為基層百姓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