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劉衛琰 今年10月1日,在西雅圖高速公路上,一輛特斯拉ModelS型電動車由于碰撞不明金屬物,導致車輛起火。這次起火事件引發了業界關于特斯拉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大討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特斯拉起火事件也牽動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神經,或將為此前廣受追捧的新能源概念股敲響了警鐘。 電池系統安全遭質疑 10月1日,一輛特斯拉ModelS型電動車在美國西雅圖高速公路上起火的視頻在網絡上瘋狂傳播。據外媒報道,在對車體拆解后發現,火源是位于車頭部位的一個電池塊。對此,特斯拉發布官方聲明稱,ModelS起火的原因是汽車撞上了道路上的一大塊金屬物體,導致車輛嚴重受損。 起火原因發布之后,引發了業內關于特斯拉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大討論。 有分析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斯拉的電池系統設計存在缺陷。但也有人認為,正是由于特斯拉采用了小鎳鈷鋰電池,才有效控制了火勢范圍,這種技術具有先進性。 據了解,特斯拉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為鎳鈷鋰電池,此類電池目前被廣泛用于筆記本等電子設備。 “如果將此類電池用于動力儲能設備,穩定性較難保證。”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國家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如果在碰撞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車輛發生起火,不排除電池本身存在問題。 同時,美國一家獨立汽車安全研究機構也發出質疑:如果外物能夠擊穿特拉斯S型車身底部引發火災,說明它的電池防護設計“存在缺陷”。該機構呼吁美國汽車安全立法機構制定更加嚴格的行業標準,包括提高電動汽車電池組外殼的強度標準。 但在特斯拉電池系統遭到安全質疑的同時,也有鼓勵的聲音。曾經參觀特斯拉并對其進行過深入考察的國內汽車產業分析師鐘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特斯拉著火范圍只是存在于車頭,并未殃及整個車身,就是因為其電池由多款小鎳鈷鋰電池組成,再加之特斯拉領先的電池管理系統,才將著火范圍有效控制住了。” 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機械部汽車規劃研究院院長王秉剛也認為:“實際上使用多個小電池作為動力儲能設備,相對于一個大電池而言,一旦發生碰撞起火,火勢更便于控制。”但是他強調,電池的安全性能和電池結構沒有直接關系,和電池的設計、制造水平的關系更大。 在特斯拉電池安全性遭到質疑的同時,ModelS電動車的后輪設計也被網友吐槽。多位車主表示,特斯拉的后輪存在異常磨損現象。有網友認為,這和輪胎外傾角及束角值的設定、改變有必然聯系。 資本市場吹大新能源泡沫 無論如何,消費者對于特斯拉的熱情并未因起火事件而冷卻。那么,特斯拉電動車到底安全嗎?業界對此依然沒有定論。 “在未來的發展中,特斯拉應該首先對安全問題進行權威的認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了解,此前美國的電動車通用Volt、CODA,以及國內的眾泰、比亞迪均發生過碰撞起火事件。就CODA而言,由于銷量不佳,目前已經走到了破產保護的境地。有資料顯示,CODA首款電動車從2012年上市以來到今年5月,累計銷量僅100余輛。 雖然特斯拉未來的發展前景尚不明朗,但是其一舉一動依然牽動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神經。根據特斯拉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其首次實現盈利,營業收入環比激增83%,實現利潤1500萬美元,每股利潤為12美分。 在特斯拉利好消息的帶動下,作為國內主要電動車生產企業之一的比亞迪(002594,SZ),股價在兩周之內出現兩次漲停;不僅如此,國內從事新能源客車生產的宇通客車(600066,SH)、安凱客車(000868,SZ)股價也屢次大漲。 在新能源概念股升溫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及其產業鏈條上相關企業的股價也一路飆升。 今年二季度,雖然特斯拉出現虧損,但是營業收入仍表現良好。報告期內,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51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70萬美元,從而再次帶動A股市場“新能源概念”升溫。金瑞科技(600390,SH)、均勝電子(600699,SH)等走勢強勁。 對此,民族證券分析師曹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能源股在特斯拉的帶動下高走,實際上正是反映了我國電動車產業尚不成熟,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因為傳統能源車市場較為成熟,所以資本市場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較小,投資也更加理性,資本炒作難度較大。 同時曹鶴認為,特斯拉如果想長期發展,產品必須“接地氣”,除了高端跑車外,還應該推出大眾化車型。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我國電動車產業來說,還是應該腳踏實地,認清行業發展現狀,從電池、電機等關鍵技術入手,逐一突破。”業內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