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阿根廷政府近期推出的 "35% 進口關稅豁免" 政策在實施首月便暴露出執行爭議。 根據阿根廷商務與工業部首次開放的招標結果,在可能的50,000輛配額中,已有33,027輛獲得了預分配。第一批汽車預計將于6月底至8月中旬之間抵達布省薩拉特碼頭。但三起特殊申請案例與技術標準模糊問題正引發行業熱議。 最引人注目的三個案例中,首個涉及科爾多瓦公司VoltS.R.L.。該公司目前生產小型電動汽車,僅限于封閉空間使用,不能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盡管如此,該公司申請了5,006輛名為EnoreveME5的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的配額,但該公司并沒有已知的經銷商網絡。 第二個案例關系到中國吉利汽車。吉利獲得了500輛的進口配額,但持有該申請的公司并非吉利在阿根廷的官方進口商GEMotors Company S.A.,而是一家于2024年12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基爾梅斯成立的公司AutosSustentables del Sur S.A.。對此,GEMotors Company S.A.的負責人FedericoPieruzzini已提出申請,要求取消分配給這家新公司的配額。 第三個案例涉及中國廣汽集團,該品牌通過AvantekS.A.公司獲得了223輛的配額。然而,在配額分配時,該公司使用的稅號CUIT尚未激活。不過,在配額分配后的幾天內,該公司已在稅收和海關管理局(ARCA)完成了注冊,從而使情況正常化。 此外,關于微混合動力(Mild-Hybrid)汽車的定位也成為爭議點。雷諾阿根廷總裁PabloSibilla解釋說,該公司的新款Arkana微混合動力車型并未參與第一輪招標,因為當時該技術類型尚未被納入關稅減免范圍。雷諾期望在預計于5月底或6月初開始的第二輪招標中,引進約2,000輛Arkana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微混合動力技術在規定中沒有明確的關稅定位,但Stellantis集團的菲亞特600和現代汽車的Bayón兩款微混合動力車型已在首輪招標中獲得配額。一位進口商解釋說:"政府已決定接受這種技術。雖然從技術上講關稅定位并未定義它們,但已有非正式授權將這些車型視為混合動力。" 目前政府允許企業在 5 月中旬前無懲罰放棄配額,未使用額度將轉入第二輪招標,但不得跨年度結轉。分析指出,首輪暴露的經銷商資質認定、技術標準模糊等問題,將促使政府在后續招標中完善審核機制。對于中國車企而言,需特別關注當地經銷商網絡合規性及企業資質完備性,避免因政策執行細節問題影響市場布局。 cr:Infobae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