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球首批量產石墨烯手機在重慶首發。這款名為影馳“SETTLERα(開拓者α)”的石墨烯手機,核心技術由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開發,采用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觸摸屏、電池和導熱膜等新材料。 該機采用一塊5.5英寸AUO原廠石墨烯觸控屏,分辨率為1920X1080像素的FHD級別,透光率高達97.7%,顯示效果非常出眾。核心方面內置一顆64位驍龍四核處理器,以及2GBRAM+16GBROM的內存組合,搭載Android4.4系統,整機運行較為流暢。此外在該機背部還設有一枚800萬像素后置鏡頭,包括LED補光燈,及其對應的500萬像素前置鏡頭。同時支持LTE4G網絡。 ![]() 開拓者α石墨烯手機 目前上市的是移動4G版,首發價2499元,現已接受官方預訂。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也可視作“單層石墨”。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室溫下導電性最好而且擁有強大靈活性的納米材料:它可以薄到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1毫米厚的石墨薄片中能剝離出300萬層石墨烯;它很硬,其強度比鋼還要高200倍;在室溫下,電阻率最低的物質是銀,而石墨烯的電阻率比銀還小,并且透明。 本次發布的石墨烯手機,在石墨烯觸摸屏、電池和導熱性能上有了三大創新。 石墨烯手機的第一大創新,在于使用了透光性更好的石墨烯導電薄膜。它的透光性高于目前市場應用的電極材料ITO,擁有不偏色不泛黃的特點,能更加還原屏幕的逼真度。 “由石墨烯薄膜支撐的石墨烯觸摸屏,透光率高達97.7%,通透性更好,色彩也就越真實、純凈。”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史浩飛舉例說,傳統使用的手機屏幕透光率在95%左右,在陽光下看就有畫面偏黃的感覺,但石墨烯幾乎是全透明的,手機屏幕就不偏色,畫面更加高清。 石墨烯手機的第二大創新,就是在傳統手機鋰電池中加入了石墨烯復合導電粉末,提高了電池的倍率充放電性能和循環壽命,讓手機續航時間更長。 史浩飛表示,石墨烯的導電性能非常好,與導電碳黑一起加入電極片中,可以降低極片電阻,使得手機電池充電更快、壽命更長。“這款手機電池采用石墨烯技術后,充電速率提高了40%,壽命也延長了50%。” 同時,基于石墨烯的柔韌性,壓制后的石墨烯電池還能提高容量。史浩飛稱,韌性強的石墨烯可以有效增強極片壓實,抑制電極片反彈,“在同等體積情況下的石墨烯電池,它的容量比傳統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增加10%,增長手機的待機時間。” 石墨烯導熱膜的手機,電池發熱的情況也將大為改觀。 ![]() ![]() “目前多款智能手機采用的均是石墨膜導熱材料,而石墨烯導熱膜具有更好的導熱性能,可以讓手機不發燙。”該手機的產品經理周錫健表示,現在年輕人都愛一直握著手機玩游戲、看小說、看視頻,手機在長時間使用下特別容易發燙,如果不能良好散熱,手機就會卡頓。 “使用石墨烯作為導熱膜,可以將局部50℃的高溫均勻地傳導至背部表面,讓表面的溫度能降至35℃以下,低于人體溫度,不會感受到手機明顯發燙,也能維持手機的良好性能。”周錫健說。 此次首批石墨烯手機量產技術的攻克,是重慶石墨烯產業園進行產業鏈集成創新的成果。據史浩飛介紹,重慶于2013年建成全球首條大規模石墨烯薄膜生產線,目前重慶石墨烯薄膜的年產量在100萬平方米左右,遠遠領先于全國其他地區。 “重慶石墨烯產業已經形成了基礎材料、平板顯示、觸控、整機等完整產業鏈的框架,今年落戶的石墨烯企業產值將達到50億元。”市經信委主任郭堅如是說。 對于石墨烯未來在重慶的發展,郭堅表示,重慶將積極與中科院重慶分院合作,盡快設立重慶石墨烯研究院,加強對石墨烯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記者了解到,基于石墨烯的優異性,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目前正開發一系列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傳感器件。史浩飛透露,下一步,重慶石墨烯產業將瞄準人體健康監測、可穿戴式智能設備、智能傳感設備、人機交互設備的市場需求,研發多功能石墨烯柔性傳感器,最終實現石墨烯柔性智能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