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iPhone4在全球五個國家率先發行,3天內狂賣170萬部,成為蘋果公司有史以來銷 量最好的產品。人們對iPhone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視它為革命性的高科技產品,有人則認為它是有錢人的玩意,象征身份地位的功能大于實際功用。美國媒體指出,人們對iPhone的這些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它在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同時還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各國的民族、資源、經濟實力、戰略軍備,甚至人類的 生存環境:它對生產原料的巨大需求加劇了剛果的內亂;它在熱賣的同時制造了大量的電子廢品;它還能變成戰場上的殺人武器…… “資源掠奪。象征著21世紀現代文明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的原料竟來自非洲最原始殘忍的血腥屠殺,剛果的鈳鉭鐵礦已然成為另一個‘南非血鉆’。” 近年來,隨著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的熱賣,南非“血鉆”逐漸為人們所淡忘,剛果“血 礦”成為最新的關注焦點。蘋果公司今年4月成功推出革命性產品——iPad平板電腦,短短兩個月后,iPhone4智能手機在全球消費者的引頸期盼中粉墨 登場,吸引大批粉絲排隊搶購。iPad銷量至今已達300萬臺、iPhone4剛上市就賣出100多萬臺的好成績再次見證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創造的“蘋果奇跡”。不少公平貿易活動分子和人道主義團體趁著這波iPhone熱潮,利用Youtube、Facebook等媒介提醒人們:看似時髦的新 型手機其實是用沾滿鮮血的原料制造而成,它也是加劇非洲國家戰亂的罪魁禍首。 所謂的 “血礦”指的是鈳鉭鐵礦(Coltan),它是非洲人對鈳鐵礦-鉭鐵礦這種復合礦物的口語稱呼。這種含有鈮和鉭的暗黑色金屬礦物經過提煉后不僅抗腐耐熱, 還具備長時間的蓄電能力,這兩個特性使它成為各種電子產品元件制造的最佳原材料。在iPhone等高科技產品中,鉭主要用于制造電容器,它的性能優于鋁制 電容器,大大提升了電池的壽命,因此廣泛應用于Mp3、手機、筆記本電腦、PS2游戲機等電子設備。在過去10年里,隨著電子科技產品的需求和產量激增, 鉭的需求和價格也一路飆升,成為繼石油和水源之后,全球爭奪最激烈的稀缺資源之一。 根 據2007年的美國地質勘測報告顯示,鈳鉭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剛果民主共和國(以下簡稱剛果(金))以及若干非洲國家,其中以澳大利 亞的礦藏最為豐富,其次為加拿大、埃塞俄比亞和莫桑比克。然而,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這種稀缺礦石的并非澳大利亞,而是飽受貧窮與戰亂之苦 的非洲國家剛果(金)——它的鈳鉭鐵礦儲量僅占全球總數的2%。2000年,數百萬貧民死于剛果(金)從不停歇的內戰,而國際市場的鉭金屬缺口則越來越 大,精致鉭礦產品的價格瘋漲到每磅300美元,這是2008年價格的至少4倍。鉭礦成為繼黃金、錫和鈷等稀有金屬資源之后,剛果(金)各個武裝派別爭相搶 奪的“黑金”。 鈳鉭鐵礦石價格的提升加劇了非洲生產國特別是剛果(金)和盧旺達之間 的矛盾——剛果東部的鈳鉭鐵礦被盧旺達占領,鄰國烏干達、 布隆迪的民兵組織也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在剛果(金)東部的窮鄉僻壤里,人們用手挖出鈳鉭鐵礦石,再用自制的過濾器進行簡單提煉,原始的手法與19世 紀中期美國加州的淘金者用平底鍋篩金砂如出一轍。然而,他們淘到的珍貴金屬礦石不是遭到本國軍閥霸占,就是被盧旺達、烏干達的游擊隊洗劫一空,武裝分子把 搶來的資源換成現金用于招兵買馬和購買槍支彈藥,繼續制造戰火和種族屠殺。 更糟糕的是,臭名昭著的國際軍火走私商也被鈳鉭鐵礦誘人的高額利潤吸引進來分一杯羹。根據聯 合國安理會200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著名軍火走私團伙頭目、前克格勃成員威克特·布特曾經出動大批貨運飛機運載從剛果(金)境內非法開采的鈳鉭鐵礦,轉 手賣給國外買家牟取暴利。豐富的黃金和金屬礦藏并沒有為這個非洲中部的“富饒之地”帶來繁榮和富足,反而加劇了國內的沖突和殺戮。據國際救援組織調查,截 至2007年4月剛果累計死于內戰的人數達到540萬,平均每月死亡4.5萬人。剛果東部也成為世界著名的“暴力之都”、二戰之后全球血腥沖突最頻繁的地 區。 國際社會要求科技公司杯葛剛果鉭礦的呼聲越來越高,知名的手機生產商紛紛承諾絕 不使用任何在不道德環境中生產出來的電子產品元部件。諾基亞和蘋果都表示,他們要求元件供應商提供原料不來自剛果非法礦區的證明,并協助供應商追查原料來 源。諾基亞還強調,手機行業僅占鉭消耗總量的2%,每部手機含鉭量也僅為40毫克。盡管如此,追蹤鉭的來源地絕非易事。倫敦的人道主義組織Global Witness認為,沒有一個企業能保證它們使用的原材料不是來自沖突地區,因為供應鏈條又長又復雜,而黑市的廉價原料在價格上又太有吸引力。“只要這些 礦石被提煉成非放射性的鉭粉,人們就無法追查出它的原產地。” 國際社會也在采取具體 行動遏制剛果“黑金”在全球市場的流通。德國漢諾威地球科學與自然資源聯邦研究所的科 學家法蘭克·米切爾研發出了一種鑒別礦石產地的技術。每個鉭礦都有它獨特的地質歷史和位置,這些礦石特征構成了礦石獨一無二的“指紋”,米切爾和他的科研 小組目前已搜集了600種“鈳鉭指紋”,即使不同產地的鉭礦石混在一起,他們也能一一辨別出它們的產地。在德國政府的資助下,米切爾正在推行一個登記制 度,希望把世界上所有的合法鉭礦區都登記到“指紋中心”數據庫里,目標是“在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成立一個認證中心,保證生產商采用在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下生 產出的原材料,消費者買到不含非法礦物的產品”。然而,高昂的鑒別成本和費時的認證過程是否能為生產商和消費者接受,仍然是個未知數。此外,作為剛果“黑 金”的最大消費國,美國國會最近已把“沖突金屬”(即在沖突地區生產的非法金屬)法案加入金融改革的議案中討論,一旦通過,美國將禁止進口剛果以及其他不 能提供“零沖突”證明的國家產品。 “環境影響。一臺iPhone一生制造55千克碳 排放,盡管知名科技公司紛紛為自己貼上‘綠色’標簽,但大多形式大于內容,蘋果公司在一份綠色電子產品的調查中表現平平。” 蘋果公司報告指出,一臺iPhone在使用壽命內大約制造55千克碳排放。按每3個月售出875萬 臺手機計算,每一個季度就有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在歐美國家,電信運營商主要通過電話合約而非銷售手機獲得盈利,這使得人們每兩年就能以非常低 廉的價格更換新手機,手機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快速消費品。然而,環保分子和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意識到這種現象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去年3月,蘋果公司的競 爭對手——黑莓手機的制造商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加入了“全球電子產品可持續發展行動”(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簡稱GeSI),與美國電信、諾基亞、惠普等著名科技公司一起成為該環保組織的24個成員之一。雖然蘋果公司尚未加入GeSI,但 它已經是“電子工業公民聯盟”(Electronics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 ,簡稱EICC)的成員之一,這個組織的參與成本更高,它關注的議題還包括勞動力、健康事務等等。 盡管各家高科技公司忙著為自己貼上“綠色”標簽,但它們在環保節能方面的表現卻參差不齊。在“綠色和平”組織2010年的一份綠色電子產品 調查中,只有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達到合格標準,蘋果公司、LG、摩托羅拉、三星等著名手機制造商則表現平平。這份調查的衡量標準分別是企業的產品回收表現 和使用有毒原料程度。報告說:“蘋果公司也許締造了最成功的電子品牌,但它在環保減排方面的政策非常薄弱。”蘋果CEO喬布斯2007年曾發表書面聲明, 明確公司的環保目標,聲稱產品不含鉛、鎘、砷、汞及其他有毒化學物。 “遠程教育。全 球大學學費高企,蘋果公司的iTunes U網絡服務則為人們提供免費下載頂尖大學教授的講學音頻視頻, 象牙塔的圍墻逐漸消失。” 隨著世界各國普遍出現大學學費高漲的現象,蘋果公司瞄準了 遠程教育的龐大市場。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了一個名為iTunes U的網絡服務,把iTunes這個在歐美國家無處不在的音樂播放軟件打造成專為Mac筆記本、iPhone和iPod等同品牌終端提供課程音頻視頻的內容 服務商。從理論上說,只要有互聯網,地球上任何一個人都能聽到世界級教授的講學,人人都能享受大學生的待遇。盡管目前iTunes U在高等教育界還未掀起革命性的變化,但它對傳統教育資源無法觸及的邊緣地區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通過iTunes U,人們能隨時隨地免費下載、觀看和聽取世界頂尖學府提供的大學課程。美國麻省理工大學2007年以來總共把2000多個課程視頻音頻共享到互聯網上,斯 坦福、哈佛、牛津、劍橋等名校紛紛加入iTunes U的計劃。2008~2009學年,用戶單從哈佛大學處就下載了超過100萬個課程視頻。那些希望通過正式課程獲得學位的人們還可以在iTune上下載英 國公開大學(OU)的課程,這個學校是一個有資格頒發學位證書的遠程教育機構。OU實行“學多少付多少”的學費制,不需要學生每年支付成千上萬的學費。 OU最近還在iTunes上免費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提供教師培訓,它在互聯網上共享的30個課程可由iPhone、iPod及電腦下載,教育當地 教師如何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教學。OU還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為感染HIV、艾滋病毒的兒童提供免費網絡教育。 “軍事神器。現代軍備拼的不 只是坦克大炮,高科技電子設備在網絡化戰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軍火商和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紛紛加入軍用智能手機的開發行列。” 遍及全球的虛擬世界正走入現實,美國五角大樓今年5月宣布成立“網絡司令部”,打擊敵對國家和黑客 的網絡攻擊。在軍事領域,網絡已經成為陸、海、空之后的又一新戰場,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網絡將主導未來的信息化戰爭。美國著名軍火商雷神公司去年底在美 國亞利桑那州南部城市圖森舉行的“信息戰峰會”中發布了一款iPhone軍用追蹤軟件,顯示的實時地圖能方便地追蹤美軍士兵在戰場上的位置,并為他們提供 安全的通信。這個名為One Force Tracker的軟件還能應用于任何第一急救者,如警察、消防員和急診醫療人員。 軍事科技領域采用普通消費品技術的現象極為罕見,從歷史上看,往往是軍方研發出的科技應用到民間的 消費品市場,人造黃油、微波爐、GPS衛星導航等都是軍事研究惠及普羅大眾的意外成果。在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領域,情況則剛剛相反,它們深刻地影響著信息 戰的技術革新。“眾包”(crowdsourcing)是美國《連線》雜志2006年發明的一個專業術語,用來描述志愿者通過手機匯報實時交通情況的現 象,它也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即企業利用互聯網把工作外包出去,通過志愿員工大軍的創意和能力解決技術問題,這些志愿者愿意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工作,滿足 于小額報酬甚至沒有報酬,為軟件業和服務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組織勞動力方式。“眾包”的理念應用到戰場上,每個士兵充當了志愿者的角色,向自己的戰斗單位 實時提供地理位置、生存狀態等信息,幫助決策者掌握戰場動態。 此 外,Facebook等社交網絡的技術也可應用到軍事領域,每位“好友”可以看作一個作戰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溝通就如“好友”溝通般方便。雷神公司的 首席技術官J斯馬特表示:“實時數據對于減少戰場上的決策錯誤和誤殺盟友現象非常重要,趕來支援的小分隊很可能延遲或提前到達,通過我們的技術,作戰單位 就能及時作出應變。”斯馬特還透露,雷神公司正在研發一種附著在手機的傳感器,但拒絕透露更多信息。目前,手機在戰場上除了提供情報,還能改裝成便攜式超 聲波機器,廣泛應用于戰地醫療領域。 蘋果公司、谷歌公司兩大軟件巨頭也加入了軍火商 的行列,向五角大樓推銷自己的產品。美國五角大樓的研發部門DARPA相中了優點多多的iPhone、iPod Touch:首先,它們的輕便、低成本的特點使得美軍士兵人手一機的設想成為可能;其次,蘋果公司強大的“網絡軟件超市”為iPhone和iPod Touch提供了超過2.5萬種功能各異的軟件,DARPA認為他們能打造一個類似的“軍用軟件超市”,達到一機多用的效果,使士兵最終拋棄各種功能單一 的軍用設備,輕裝上陣;第三,iPhone、iPod雖然不是市場上唯一的智能手機,但由于蘋果公司的品牌效應,它們在士兵中的普及率非常高,這為軍方將 來培訓他們使用軍事軟件提供了便利。 除了One Force Tracker外,目前利用iPhone作為載體的軍事軟件還包括BulletFlight,狙擊手在軟件中加入風向、距離、溫度、濕度等可變數據,計算 出最佳射擊位置,大大提高了目標命中率;語言翻譯軟件Vcommunicator則提供阿拉伯語、庫爾德語和兩種阿富汗語言的讀寫翻譯功能,幫助美軍士兵 在阿富汗等中東戰場上更順暢地與當地人交流及搜集情報。 《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