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您賽靈思(Xilinx)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大多數人肯定會回答,賽靈思是一家FPGA公司。然而,這個答案并不是賽靈思想要的。賽靈思說,我們是一家All Programmable(完全可編程)公司。 賽靈思自稱All Programmable廠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么完全可編程到底指什么,其背后又有什么深意呢?賽靈思公司全球戰略和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Steve Glaser為我們做出了深入的解答。 ![]() 賽靈思公司全球戰略和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Steve Glaser Glaser先生是參與賽靈思公司戰略性規劃的重要成員之一。通過他的講解,我們了解到賽靈思正在下一盤大棋,其格局遠遠超出可編程邏輯的范疇,其潛在的用戶數量要比目前大5倍。 所謂完全可編程,指的是硬件可編程(可編程邏輯/FPGA)、軟件可編程(CPU)和I/O可編程。也就是說,賽靈思的產品兼具軟件靈活和硬件優化的特點,可集成FPGA、處理器和收發器,實現最高的性能功耗比。 實際上,傳統的FPGA廠商擁有一項先天的優勢:有能力做處理器的廠商很多,而能夠做FPGA的廠商卻很少。自從賽靈思的第一款Zynq SoC面世以來,此類集成ARM內核和FPGA的器件在通信、測試測量和汽車等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應用。但問題又來了:這樣的器件是不是既需要硬件編程知識,又需要軟件編程知識?是不是系統更復雜了,開發更困難了,所以用戶數量更少了呢? 顯然,賽靈思的Zynq和后來的MPSoC(帶多核處理器的SoC)的結構要比單純的FPGA更復雜。如果沒有合適的開發工具,其開發難度可想而知。為此,賽靈思推出了“軟件定義”(SDx - Software Defined)的戰略,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開發難度,使得軟件工程師也可以參與器件開發,讓C++語言成為標準的開發語言。 ![]() 軟件定義的完全可編程器件將面向更大的用戶群體 目前,賽靈思的SDx戰略已經成型。SDAccel開發環境針對的是數據中心的加速應用,SDNet針對下一代智能網絡,而SDSoC則針對嵌入式系統。Glaser先生說,可編程邏輯面向的是5萬多名硬件工程師,而軟件定義的完全可編程器件則面向25萬名軟件工程師,潛在用戶數量立即翻了5倍。而且,軟件定義的系統更加靈活,更容易實現差異化,更便于用戶的產品創新。 Glaser先生介紹說,接下來賽靈思的業務將專注于以下六個將要爆發的關鍵應用:5G無線通信、軟件定義的網絡(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 視頻和機器視覺、汽車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工業物聯網(IIoT)以及云計算。在這些中高端領域中,軟件定義的完全可編程器件將發揮軟件靈活和硬件優化的雙重優勢。 ![]() 賽靈思將業務專注于最主要的行業大趨勢 實際上,不只賽靈思公司看到了兼具FPGA和處理器的異構計算的前景。英特爾公司收購Altera的動機正在于此。所不同的是,賽靈思公司立足于可編程邏輯這個核心競爭力,而英特爾則希望利用Altera的FPGA技術來加強其CPU器件的優勢。正因為這兩家公司的出發點不同,其在今后的發展策略上也會有所不同。Glaser說,賽靈思會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來開發產品,正如當初賽靈思應客戶要求選用ARM內核開發了Zynq。他預計,英特爾公司將來依然會專注于數據中心應用,而Altera的方向將會服務于英特爾的總體戰略。相比之下,賽靈思承諾會延續對各個領域客戶的支持,以及對多種處理器架構的定制支持。 賽靈思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公司轉型,將突破其傳統的業務范圍。這個轉型看來是合理的,因為它立足于賽靈思公司領先的FPGA技術。為了實現軟件定義的完全可編程目標,賽靈思公司這幾年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五年之后賽靈思果真能把客戶群體擴大五倍,實現公司的華麗轉身,那將是電子行業一個標志性的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