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 機器人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激烈競賽,新公司的不斷涌現讓人應接不暇。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下稱RBR)近期公布了第五屆2016年度RBR50名單(全球最具影響力50家機器人公司),有三家中國公司躋身其中。 2016年度RBR50的最終結果覆蓋到了11個國家,除了大型企業集團,其中23%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 中國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入選。前二者是全球無人機制造行業巨頭,也是中國機器人產業中的佼佼者。 不過,RBR50名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更新一次,有公司被淘汰,也有新生力量的加入。RBR50是一個能夠很好映射全球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的名單。 這一年,《機器人商業評論》將會在公司互動頁面上密切追蹤每一個名列RBR50的機器人公司的動態。從而創建出一種“一站式”報道模式,向讀者全面報道這些公司的合作伙伴、生產線和業務增長狀況,知曉它們的市場地位并了解原因。 《機器人商業評論》對評選RBR50公司的官方說明是:為了探明整個機器人行業的新方向、感知新變化、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評選出全球機器人行業最有影響力的50家公司(上市/非上市)。 是否具備創新且具有突破性的應用軟件、是否取得商業成功或具有商業潛力都是《機器人商業評論》編輯團隊在編制RBR50時的主要評定因素。其中有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集團,也有小型實驗室,還有一些雖然規模尚小,但已取得一定成功的公司。 2016年度RBR50名單總涵蓋11個國家,國家分布情況如下:加拿大(3)、中國(3)、丹麥(1)、德國(3)、印度(1)、以色列(1)、日本(9)、韓國(1)、瑞士(1)、英國(3)、美國(24)。 2015年度的RBR50名單總涵蓋11個國家,國家分布情況如下:加拿大(3)、丹麥(1)、法國(1)、德國(8)、日本(9)、韓國(1)、荷蘭(1)、瑞士(3)、中國臺灣(1)、英國(3)、美國(19)。 對比發現,2016年美國新上榜5家公司,德國5家公司落榜,瑞士只存留1家公司,法國和荷蘭則完全落榜。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面孔,以色列、印度和中國。 另外,歐洲的機器人產業大有嚴重下滑的趨勢,亟需重振;印度的GreyOrange公司趕上了物流運輸業迅猛發展的大勢,其主打的移動機器人將在亞洲市場上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英國的Delphi、Soil Machine Dynamics、Open Bionics三家公司上榜,令人驚訝的是,Open Bionics這家小公司已經連續兩年登榜了;加拿大繼續憑借著Clearpath、Robotiq和新Titan Medical三家公司保持著實力。 日本仍保持著2015年9家上榜公司的成績,但這其中仍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一成績雖然重申了日本在全球機器人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在安倍晉三政府推行所謂的“機器人革命”后,該國機器人產業陷入了因循守舊的泥潭;而努力適應下滑經濟的韓國的高科技王牌三星,在裝配用機器人和機器人零件方面則占有一席之地。 美國的Intuitive Surgical是一家生產用于醫療的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公司,它衍生出兩家新公司,Google/Ethicon's Verb 和Titan Medical。身處美國的土耳其青年們大規模地投身于物流行業,由此許多針對物流市場的新興機器人公司就應運而生了,比如Fetch Robotics、Locus Robotics、IAM Robotics;像Aethon或Vecna這樣保守的醫療物流供應商也不斷拓展其運輸業務空間;而巨頭亞馬遜機器人公司則致力于實現倉庫工廠各方面的自動化。 美國Seegrid公司在經過徹底改造后推出了新的視覺引導機器人車(VGV),同時也致力研發三維導航的應用軟件;ULC Robotics公司則以地下管道機器人開拓了回收基礎設施這一新技術;Jibo公司憑借其家庭機器人上榜,主打成為互動型伴侶和家庭助手的家庭機器人項目投資了5000萬美元,而Jibo的目標是最終世界上每一戶家庭都有這款機器人的身影。 “世界經濟論壇將2016年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而機器人行業則是引領這場變革的先鋒。每一個RBR50名單的上榜者都應為得到這份殊榮而感到驕傲,因為整個行業選擇了它們來主導未來方向。”《機器人商業評論》的主編湯姆·格林說道。 以下是RBR50名單中部分知名度較高且較有特色的機器人公司。 谷歌(Google) 谷歌專注于研發醫療、輔助、仿人、工業、機械手、移動機器人,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在過去的兩個月中,谷歌公司進行了重組,Alphabet取代谷歌成為上市實體公司,并重整了機器人業務,將谷歌與其原來的一系列投機性項目分離,把它從一個獨立的部門分離出來,成立X研究部門,新谷歌成為Alphabet的全資子公司,并聘請了一位資深科技人士,曾任職于諾基亞的Hans Peter Brondmo來協助管理公司。 2013年,谷歌連續快速收購了7家高級且技術多樣化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Bot & Dolly、Holomni、Industrial Perception、Meka Robtics、Redwood Robotics、Schaft,Inc,當時在機器人行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ABB Robotics(ABB) ABB是一家專注于開發工業機器人及機械手的上市公司,位于瑞士蘇黎世。在工業機器人、模塊化生產系統與服務的供應領域占有主導地位。它為制造商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保障工人安全提供強大的解決方案。隨著制造商們逐漸開始尋求提高靈活性、敏捷性和競爭力的新方法,ABB在步入開拓新市場行列的同時,也滲透進傳統行業。 川崎公司(Kawasaki) 川崎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工業型機器人的上市公司,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威克瑟姆。川崎機器人公司(Kawasaki Robotics(USA)Inc。)是川崎重工有限公司日本機器人部的子公司。作為一家擁有超過45年歷史的機器人行業先鋒者,川崎致力于開發最先進的控制器和高質量機器人。1969年,川崎重工創造了日本史上的第一個工業機器人,標志著工業機器人商業化生產的正式開始。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與移動機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中國深圳市南山區。該公司為影視、農業、環境保護、搜救與救援、能源基礎設施等專業領域制造無人機及相關攝像系統。 Autonomous Solutions(ASI) ASI是一家專注研發移動機器人的非上市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猶他州門敦。十五年以來,ASI在礦業、農業、汽車、工業、安全和軍事市場為客戶提供無人駕駛車硬件和軟件系統。ASI通用的獨立原始設備制造(OEM)技術為企業或機構提高生產效率、安全性、精確性,削減成本提供了保障。在英美資源集團的運輸項目、福特汽車公司的機器人耐久性測試項目、猶他肯尼科特銅業公司、力拓的賓漢峽谷銅礦項目、美國空軍以及洛杉磯警察局等很多領域里,都能看見ASI產品的身影。ASI與一些世界領先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在礦業、農業和安全領域有一項長達數年、投資數百萬美元的機器人產品開發項目。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 Ltd)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開發工業機器人的上市公司,位于中國遼寧省沈陽市。2002年上海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進行重組,調整到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營業務為研究與開發工業機器人應用以及自動生產線的裝配和測試。它位于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占地約5000平方米。其應用領域涵蓋汽車、摩托車、工程機械、電子和電氣裝配等。許多國際知名企業自動化設備供應商都向上海新松提供過設備,比如德爾福(DELPHI)、WEBSTO、采埃孚(ZF)、CONTINENTAL、SDS等等。 Open Bionics Open Bionics是英國一家專注于醫療型、助理型與操作型機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英國布里斯托Coldharbour巷。其主打產品是價格實惠的機器義肢手臂,已連續兩年上榜RBR50。 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一家專注研發工業機器人的上市公司,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土城區自由路2號。郭臺銘于1974年以7500美元創立了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即富士康科技集團的前身。富士康對專業集成機械和電子零件的堅守,以及最低“總成本”的解決方案提高了人們對電子產品的購買能力。 Intuitive Surgical Intuitive Surgical是美國一家生產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公司,專門為外科手術設計、制造并銷售機器人手術系統,該系統應用于泌尿道、婦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和頭頸部外科手術等。系統由醫師控制臺、患者推車、3D視覺系統和專有“連接”工具組成。它還衍生出兩家新公司——Google/Ethicon's Verb和Titan Medical。 GreyOrange GreyOrange是印度一家專注于工業和移動機器人的非上市公司,位于印度哈里亞納邦古爾岡佩斯城37區427號。GreyOrange為物流運輸和服務中心設計、制造和部署先進機器人系統,致力實現自動化。該公司聲稱其占據了90%的印度自動化市場,主要通過兩條產品線為40多個客戶進行服務,一是Butler(一個自主移動平臺),二是Sorter(一個以分類解決方案為基礎的傳輸機)。GreyOrange是唯一一個上榜RBR50的印度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