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糖悅之果飛 最近兩年,半導體廠商的日子都開始變得不太好過。國外大廠拼命整合,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博通被并進了安華高,飛思卡爾被恩智浦鯨吞,行業前驅飛兆亦從了安森美……這些并購的前提無外乎無法保持持續增長,補齊短板抱團取暖等。國外偶像級的廠商尚且如此,國內的中小企業更是捉襟見肘。據分析,2015年國內獲得A類融資的企業有846家,目前已經基本上全部倒閉了。當然,這846家中互聯網公司占了大頭。 從這些事件和數據可見一斑,整體產業環境不佳,半導體業進入了一個冰霜期。話題扯遠了,回到本文的主題。5月初,知名圈內八卦作者老杳在其朋友圈中發文稱 “FPGA芯片提供商北京京微雅格關門倒閉,公司欠薪倆個月,已人去樓空,員工紛紛找工作中,”短短的訊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被轉載在多家媒體。雖然沒多久,京微雅格就發出了官方回應,稱公司只是經營遇到了困難,公司骨干團隊還在努力尋找破局之路,并沒有倒閉,但是大家關注的點很快就轉到了作為一個核高基承擔單位,國家投入的錢打了水漂?京微雅格是不是騙了國家的經費?已經沒有人關心這家企業怎么了?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困境。 作為一名曾與這家公司有過諸多交集并且喜歡沒事嘚嘚幾句的閑人,也來談一談我知道的京微雅格以及國產FPGA的困境,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探討。 目前,包括京微雅格在內,國內做出FPGA產品的公司,主要有5家。分別是成立于2005年的京微雅格(前身為雅格羅技)、同方與紫光的聯合的同創國芯、上海安路、廣州高云以及上海遨格芯微AGM。這幾家中,京微雅格成立時間最長,后4家或多或少都有從京微雅格流出的人員擔任中堅職位。 從公開的資料上不難看出,京微雅格從2012年開始,布局期“山”、“河”、“云”、“星”產品鏈路,其中“山”、“河”系列產品量產較早,陸續都有出貨。“云”系列就我們知道的,今年年初他們在北京高調發布了其C1祥云系列FPGA,號稱有2000萬門級別,整合了高速Serdes接口。發布當天,包括武漢烽火、普天通信研究院、聚龍股份以及軍方幾家高校和研究所都有人出席。當時好評如潮,被很多企業和個人所期待。據筆者熟悉的京微雅格銷售人員介紹,由于先期流片出來的樣品太少,很多待測客戶都還在排隊等候。 ![]() 京微雅格FPGA產品展示牌 如上圖示意,京微雅格已經量產的FPGA芯片和開發板。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單純的講京微雅格騙取國家經費,論據顯然是不成立的。如漢芯等雷聲大雨點小的國產自主產品相比,至少京微雅格是在實實在在的做技術,推產品。他們的芯片也能夠直接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到。 在老杳的文中,也可以看到京微雅格的財務營收情況,2014年是708.32萬元,2015年前十個月營收692.46萬元,這些營收基本上都來自于相對比較成熟的山系列產品。眾所周知,FPGA是一個需要長投資、高回報的領域。雖然相比CPU,Memory,DSP等領域,FPGA還是被定義為小眾市場。但是FPGA產品的超長生命周期,是其他任何ASIC產品無法比擬的。比如說,Altera 2002年前后推出的cyclone系列FPGA,今天依然在FPGA市場中占據很大的市場。 很多年前,筆者在公開場合曾經與京微雅格CEO劉明有過交流,當時的問題就是為什么不做與賽靈思、Altera或者Lattice Pin-pin兼容的芯片,這樣不是能少很多市場推廣的彎路。如兆易創新的GD32,就是搭著STM32的順風車大火了起來。劉明的回答是FPGA領域不同于MCU領域,MCU市場大家都能獲得ARM的授權,底層是相似的東西,殊途同歸,總可以將外設、功能做到相似。FPGA領域沒有IP授權之說,所有的代碼、工具都需要一行行、一點點自己去做,去搭。賽靈思和Altera在這個領域深耕幾十年,占據了9000多項專利,幾乎封鎖了所有通向FPGA商用產品的通途,很難和他們做到pin-pin兼容。所以,在發展之初,京微雅格采用的就是SoC FPGA的戰略,片上整合了DSP、Memory、MCU等單元,試圖通過整合的優勢打破FPGA市場的鐵板一塊。 ![]() 2014年6月京微雅格推出M7華山FPGA,整合了ARM Cortex-M3硬核 所以,2012年底山系列產品出新,2013年銷售數字未知,2014年就是上述的708.32萬,2015年估計也就是1000萬元左右。照FPGA的特性以及內部人員介紹的客戶Design in周期較長,通常需要2~3年的特性,2016應該會是京微雅格的一個轉折點。 但是,在外界都能看明白的一片坦途下,為什么會發生上面的困境呢? 據內部人士介紹,主要有2個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國內客戶開發速度不如預期 與公司最初的銷售發展預期不同,京微雅格自2012年正式商用推展開來之后,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經歷了漢芯、龍芯等自編自導的技術突破鬧劇之后,很多企業其實對國產的芯片是持以懷疑的態度的。所以,行業內小的客戶盯著行業巨頭的一舉一動,而行業巨頭呢?又因為出貨量巨大,重新培養工程師需要新的投入、新器件有可能帶來新風險等問題,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所以,市場的接受程度就顯得不溫不火。據介紹,京微雅格一年有近千個客戶的design in機會,但是真正能夠轉化到design win的屈指可數。而且,由于FPGA是半定制化器件,京微雅格的FPGA產品客戶使用起來又不是很熟,所以,基本上每個客戶都需要拴住一名FAE。真正看得見市場需求的是中央明確要求了國產化替代率的軍工院所應用市場,不過這些應用領域,一是出貨量不會特別大,二是需要的邏輯資源數一般都很巨大,京微雅格的產品現階段還不足以涵蓋(C1有可能會切入一部分)。三呢,該領域基本上已經被深圳國威(也就是后來的同方國芯)所壟斷。 市場打開速度不如預期,進而導致了公司股東層面對實際運營層面的不滿。 公司內斗成了導火索 從網上公開的資料可以看到,京微雅格的股東關系組成,亦莊國投占股41.75%,CEO劉明占股50%左右,北京天兆欣基金占據8%,為目前公司的實際出資人。由于實際發展情況與預期規劃不符,京微雅格的實際出資人要求更換公司CEO,但是由于其占股份數較少,決議被時任公司CEO駁回。在這種情況下,天兆欣基金提出了撤資。 春節過后,公司CEO與包括紫光、富倡等公司或投資機構密切聯系,紫光甚至都進行了二輪盡職調查,但是由于實際控制人不愿放權、實際出資人彼時也不愿撒手等因素,紛紛作罷。 于是,就出現了老杳當時所寫的欠薪、員工離職等情況。不過,就算在欠薪2個多月的情況下,據說京微雅格依然有50多名核心員工堅守崗位,為原本計劃下半年推出的C6做準備。由于核高基項目屬于專款專用,屆時芯片研發相關工作依舊可以進行,員工工資由于股東突然撤資沒有了著落。截止筆者成文,聽說京微雅格的時任CEO已經同意股權解質押,現場主動權已經交到了大股東亦莊國投手中。 鑒于亦莊國投2015年就想轉手京微雅格股權未果,近來又和集創北方海外收購搞得紅紅火火,不知道會有多少精力與心思投放到京微雅格后續事宜的完善上。 寫這篇文,純屬為了感慨,好好的國家一號專項承擔單位,好好的真正有實際產品面世,好好的打開了國產FPGA局面并培養了相關人才,堅持了11年之久的一家潛力公司,就這樣成了明日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