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信息的爆炸式增長、深度學習等機器學習算法在互聯網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并且正對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為迎接新一輪科技浪潮的到來,網易科技與AIE實驗室聯合科學院等相關機構,共同發起OmegaAI計劃,征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問題,利用大眾和專家群體智慧共同解決人工智能、互聯網、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交叉問題。經過邀請,北京郵電大學的劉偉教授提出課題:自主問題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嗎? 劉偉是是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劍橋大學崗位教授。研究領域為:人機交互、認知科學等。至今發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3部,參與出版專著2部。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裝“十二五”預研、多項企業課題等。目前為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國家工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humanfactor》(USA)與《航空學報》審稿專家,宇航學會會員,航空學會員。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機器人也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但是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的它們仍然是人類文明的旁觀者。AI會根據系統自動識別出今天是雨天,提醒主人帶傘出門,卻并不能認知到晴天和陰天對于它們本身來說有什么差別。劉偉教授認為:“眾所周知,當前制約機器人科技發展的瓶頸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研究的難點是對認知的解釋與建構,而認知研究的關鍵問題則是自主和情感等意識現象的破解。生命認知中沒有任何問題比弄清楚自主意識的本質更具挑戰性,或者說更引人入勝。什么是自主?抑或說自主真的是由期望、選擇、控制等主客觀成分構成的嗎?如何構建出一個自主系統呢?僅用數學的規則與概率就能實現自主嗎?若不能的話,如何用哲學來定位、用數理+心理+生理+物理+倫理+管理+地理+法理+文理+經(濟)理等道理融合形成自主系統呢?” 人工智能之所以不能成為生命,就是因為它不能自主的認知這個世界。《機械姬》里編造了一個個謊言后,最終逃出生天的Ava站在樓梯盡頭回眸一笑,隨后踩著高跟鞋走進了都市的人潮中去。影片里的Ava雖然沒有和人類一樣的肉體,但是她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和情感,盡管她很冷酷。擁有了認知功能的Ava本質上已經實現了從機器到”人“的轉變。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象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而目前階段的機器人盡管擁有大計算存儲、分析數據能力,但始終不具有認知功能。 而認知研究的關鍵問題則是自主和情感等意識現象的破解。據《新科學家》雜志2014年報道,人工智能專家亞倫·斯洛曼(AaronSloman)聲明說,自己想發明一個數學家機械人。他說他已經找到了“人是如何成長數學才能”的關鍵點。他認為,人類的數學能力關鍵期在童年,所以“我們將為機器人制造一個孩童般的大腦,讓它自己逐漸發展自己的數學命運”。為此,斯洛曼認真觀察嬰孩是怎么認識他們周圍的世界。他正在建立一份“觀察值”檔案。這個“觀察值”是通過嬰孩完成數學任務所獲得的。這些認識和處理周邊事物的技能定會在基因組中被編碼。斯洛曼認為,這樣的話,它們就有可能在機器中進行編碼。斯洛曼對嬰孩機器人的產生報以樂觀態度。 那么自主系統的構建人類是否能夠模擬出來,這關系著AI研究的突破,以及機器人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于OmegaAI計劃 據羿歌信息所了解,網易科技與AIE實驗室聯合科學院等相關機構,共同發起OmegaAI計劃,利用大眾和專家群體智慧共同解決人工智能,互聯網,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交叉問題。OmegaAI計劃的主要工作包括:向大眾,科技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和科學家征集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重要科學技術問題。通過互聯網平臺邀請專家,專業人士參與探討,研究和解決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重要科學技術問題。定期召開研討會和頭腦風暴沙龍,對OmegaAI計劃重點人工智能前沿問題進行探討。定期通過網易科技,人工智能學家等媒體對外公布最新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