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晶硅產業備受詬病。有媒體稱,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在中國消耗了大量能源,造成了大量污染。然而,發改委官員卻聲稱,將多晶硅生產視為高能耗為誤讀。 據有關人士測算,目前國內提煉多晶硅耗電量基本在2萬千瓦時/噸;而被定義為高耗能行業的電解鋁,用電量約是1.45萬千瓦時/噸。顯然,多晶硅耗電量比電解鋁還要高。根據發改委數據顯示,從生產工業硅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時/兆瓦。國內太陽能電池98%用于出口,相當于大量輸出國內緊缺的能源。另外,多晶硅的制造過程中會排出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等尾氣。特別是四氯化硅,如果不做處理,就會溶解變為鹽酸等物質,將污染土壤。 不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將多晶硅生產視為高能耗為誤讀,多晶硅生產其實并不存在高能耗和高污染。當前多晶硅生產存在的"雙高"問題為落后生產所致。李俊峰舉例說,當前多晶硅的全球產量在6萬噸,其中有5萬噸來自節能減排方面做得較好的國家如德國和挪威。"如果高污染、高能耗,這些國家是不會去搞的。多晶硅生產的能耗很低,還是非常環保的。" 筆者認為,僅僅因為生產能耗高就簡單地把多晶硅列為高能耗產品是不公平的。與金屬鋁等其他材料不同,多晶硅在消耗能量之后或產生更多的能量。多晶硅的壽命很長,由它生產的光伏電池所收集的能量要遠遠高于它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即使目前大部分產品用于出口,從全球環保的角度來看,多晶硅的貢獻也應該得到肯定。何況,中國國內的太陽能市場也在發展,所以從長遠的眼光看,多晶硅本身似乎并沒有太大過錯。至于中國的多晶硅產能是否過剩,那是另外一個話題,與多晶硅是否應列為高能耗產品毫不相干。 來源:嵌入式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