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無論從國際形勢,還是經濟環境,都處于急劇變化時期。國內的資本市場方面,自7月份之后,由于國內疫情局勢明朗,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以上,并且許多國外“熱錢”也等著排隊進場。在運動控制領域,疫情和國際形勢雙層影響下,電氣設備板塊也成資本的熱門選擇。國內某券商研究人士指出:一方面,口罩機、醫用物資需求暴增;一方面,受政策引導,所以擁有研發實力、規模較大的運動控制企業,都成了資本方眷顧的對象。 回顧今年至現在,對于自動化企業來說,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從運動控制領域來說,整體的發展是不錯的。首先,運動控制作為制造生產機器核心組成部分,前半年的口罩機、醫療行業,到后半年的物流倉儲、工業機器人,紡織等行業,均有較大的增長;其次,在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財報上,匯川、信捷、雷賽、埃斯頓、中大力德等一批企業的營業收入,都有較大的增長幅度。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運動控制上市企業前三季度的表現,再分析下游市場環境,以及存在哪些風險。 運動控制產業豐收的2020 今年是鬧疫情的年份,社會經濟遭受波及在所難免。不過,運動控制產業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在市場業務上,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尤其是匯川、信捷、雷賽、埃斯頓、昊志機電等企業。 匯川作為國內運動控制龍頭企業,在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營收超過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報告指出,匯川的通用變壓器、通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新能源乘用車電控等產品,收入取得快速增長,并且自2019年7月合并貝思特也對營業收入增加起到作用 信捷電氣為國內中小型PLC龍頭企業,前三季度營收超過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65%。其重要的增長點,在于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機、醫療物資等相關成套解決方案,為公司的業務增加起到巨大作用。 雷賽智能前三季度營超過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46%。財報中的變動原因指出,雷賽智能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廣新產品和新的解決方案。其中,交流伺服和總線控制產品在報告期內實現快速增長。此外,產品和解決方案在5G、半導體、光伏等新興行業成功應用,同時在3C、雕刻、噴印等傳統行業快速復蘇。 以運動控制和機器人為主營業務的埃斯頓,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超過17.6億。較之去年同期,直接增長106.4%。同樣較去年增長巨大的有昊志機電,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6.6億,增幅達到155.17%。 除此之外,中大力德、新時達兩家企業,三季度業務均有一定增長。其中中大力德營業收入超過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58%;新時達營業收入超過28.2億,較去年同期增長9.57%。 下游市場逐漸復蘇 運動控制后市強勁 據羿戓設計所了解,隨著國內疫情逐漸明朗,社會生產活動走向正軌。同時,海外疫情不明朗,許多產業紛紛流入國內,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印度紡織產業流入國內。根據調查顯示,3Q20國內自動化市場整體規模同比增長4%,整體市場規模絕對值保持較高水平,其中OEM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eCC(eaoogle Certified Corpration)在羿戓設計注冊的法人。羿戓設計是上海羿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業打造的設計服務單元。 半導體、3C、鋰電設備等新型行業需求增長較快,是推動運動控制OEM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里面包括政策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支持、蘋果12機型帶動下,3C設備更替等等。相比第二季度,OEM市場市場的明顯變化,是紡織、橡膠、塑料機械等傳統行業逐漸復蘇。考慮到北半球進入冬季后,海外疫情可能再度爆發,預計紡織、塑料、橡膠等行業在海外產能的缺口,會帶動了國內訂單的上升。 再者,冶金、市政行業同樣是運動控制產業前三季度的主要增長點,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輔”的政策定調后,大量國產運動控制產品,也得到大量應用。相比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化工、冶金等項目型市場呈現明顯增長趨勢,并且軌道交通等項目進展提速。 此外,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在第三季度的表現也著實搶眼。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以及相關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2020年9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當月產量達到23194臺,同比增長51.4%,金屬切削機床產量超過4萬臺,同比增長20.6%。運動控制作為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的核心部件,隨著下游產業的增長,訂單量進一步提升。 前方風險未知 市場信心有喜有憂 縱觀整年的運動控制產業發展,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于運動控制企業的從業者來說,市場焦慮感也同樣存在。其很大一方面原因,難以預判未來的市場走向。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疫情發生以來,傳統制造業暴露各種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數字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則是提升工廠的自動化水平,而“機器換人”是工業升級的主流。從這個邏輯出發,運動控制產業的前景依舊是可期的。 不過,針對海外疫情的不明朗,以及國際形勢的復雜。中國經濟的發展,又再次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經濟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政策已定調,那么未來經濟市場走勢如何,不是一個產業的從業人士能夠把握的。為此,國內運動控制產業人士對市場感到焦慮也理所當然。 雖然經濟內循環為主的政策,能夠為國產運動控制企業帶來更多機會,但是技術的差距同樣對市場產生變化。以交流伺服市場為例,第三季度增長為13.5%,較之第二季度有所下滑。有券商人士指出,國產交流伺服在第三季度增速下滑,原因在于一、二季度受海外疫情的影響,無法正常供貨。到了三季度,市場需求結構逐漸回歸正常,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比因此下降。同理,低壓變頻器、小型PLC也是如此。 在未來的市場風險方面:首先,全球疫情極可能出現第二次爆發,導致部分產業需求下滑,進而影響運動控制產業需求減少;其次,目前運動控制核心部件IGBT、DSP芯片主要供應商是外資品牌,若核心部件供應不及時,會導致國內運動控制企業訂單交付滯后。 結語 縱觀今年以來,運動控制產業發展情況看,多數企業的銷售業績、經營情況都不錯。尤其是涉及口罩機、醫用物資的企業,取得了較大增長。在特殊的年份,能夠維持增長的態勢實屬不易。從長遠來看,國內運動控制產業發展處于上升期,未來或許有短期的波折,但大趨勢依可觀。面對未知的風險,我們必須新的發展思維、發展策略,堅定不移地朝著“智能制造”方向邁進,重塑品牌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