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京報 1月13日,在線舉行龍芯中科首屆LoongArch生態創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在致辭中表示,采用自主知識產權龍芯架構的龍芯3A5000/3C5000L等國產CPU,已經在我國各領域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倪光南指出,國產軟硬件的發展過程一般要經歷“不可用”“可用”“好用”三個階段,如今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系統(龍芯架構)的發布,是中國信息產業的一個重要成果。他希望龍芯等國產CPU開展協同攻關,開拓創新,能夠成為國家網信事業的堅強底座。 “芯片IP、軟件生態、芯片生產”是中國芯片產業的三大痛點,也是中國科技產業打通內循環的三大堵點。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在致辭中表示,一個優秀的生態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開放,越開放合作伙伴越多。二是兼容,把合作伙伴的工作形成合力。三是優化,通過系統優化而不僅僅是CPU升級來提高性能。伴隨龍芯LoongArch自主指令集以及3A5000/3C5000L芯片的問世,龍芯中科實現了頂層架構、指令功能以及ABI標準等全方位自主設計。 龍芯中科副總裁張戈則透露,已有近百家廠商推出了數百款基于LoongArch的龍芯桌面、服務器、網安、密碼等產品,龍芯牽頭成立了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目前已經有70余家適配中心和相關機構加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適配服務聯動體系。龍芯采用開放合作的合作模式,從芯片IP、OS內核、主板技術等基礎核心技術上提供廣泛支持。合作廠商的產品在龍芯平臺上適配,形成面向各個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