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開源中國 偶然在[url=]programmers.stackexchange.com[/url]上看到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有人問:既然普遍認為編程是比較難的工作,為什么業務分析人員和項目經理們會拿比程序員更多的薪水?雖然大多數的時候程序員都被發現是最晚離開公司的人,可那些家伙的工作卻能拿更多的報酬,為什么會這樣?回答的人很多,但似乎只有一個是比較合情合理的,它是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分析的這個問題。 人們所能獲得的報酬往往會低于老板們的“最高標準”,而高于人們自己的“最低要求”。在這個范圍內,你的實際收入依賴于你相對于你的老板的討價還價的能力。 假設你給公司提供的服務價值每天1000美元。如果你用槍指著他,他會給你這個價格,因為他別無選擇。如果你別無選擇,你只能接受每天100美元水平。這是你的浮動范圍。 假設你是一個新手,沒有背景關系,不出名,你的老板是谷歌。谷歌有很強的討價資本,它可以等待,去雇用其他人,很多人都想為它工作。你的資本很少,你需要付房租,所以你只能接受每天100多美元,而不是1000美元。 假設你是地球上最后一個會COBOL語言的程序員,而你的老板的主機上正跑著COBOL程序。那么,你擁有很強的討價還價的資本,你將能得到接近每天1000美元的報酬。 所以,要么是你的項目經理或業務分析員對公司更有價值,要么就是他們有更多的討價還價的資本。我并不認為是前一種情況,也 就是說,應該是后一種情況。善于人際交往的人很少。這種事情也不能外包——因為他們需要接觸客戶。他們的相對稀缺給了他們更多討價的資本,所以他們有了更 高的報酬。這個巧妙的回答來自NRM,盡管跟其它的各種和政治相關的解答比起來有點乏味,但它確實反映了實際情況。就像他提到的,善于交際的人稀少,這種人在任何公司都能來到巨大的好處,尤其是在軟件開發領域。 四成軟件學生不愿當程序員 新聞來源:揚子晚報 “現在軟件企業到學校來要學生的很多,給出的薪水還在4000元以上,可是差不多有40%的學生不愿意進軟件行業。”在江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信息技 術人才市場主辦的首屆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人才交流會上,200多家省內重點軟件企業提供了6000多個崗位。雖然起薪比去年普遍略有提高,但招人并不容 易。 鎮江恒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何春玉親自“掛帥”招人,在交流會上坐了一上午,看中了3個畢業生。“現在軟件行業發展的勢頭很好,各家軟件企業都是“求賢 若渴”,可是用人方面卻存在“瓶頸”,不少應屆畢業生不愿意“入行”,呆了兩三年經驗豐富的“老手”又頻繁跳槽,讓企業好傷腦筋。 “現在到學校來要人的軟 件企業相當多,但據我們了解,愿意直接從事軟件行業的畢業生大概只有60%。”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錢萍表示,軟件行業一線程序員工作辛苦,又比較 單調,即使給出高薪,學生尤其是女生也會望而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