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會想弄清楚某位工程師的基本技術能力與背景,到底誰才是擁有“真才實料”的真正工程師,誰又只會在那里自我吹噓。畢竟,我們都知道有些人在工程領域待久了,也能夠輕松地賣弄一些技術用語與專業術語,可能讓人感覺聽起來就像他們真的很懂一樣──例如呆伯特(注:Dilbert,美國關于現代化工作場所一個主要人物名為呆伯特的喜劇連環漫畫)的禿頭老板──但事實上他們并非真的明白自己在講些什么。當然,這樣的人相當令人反感。 那么你如何對付這樣的人呢?你也許可以試著不經意地問他們一些更深入的技術問題。當然,如果問題太過于“專精”,也可能會超出真正工程師的專業技術領域之外,使其除了一般的常識以外,可能就沒法回答你的問題,因而也沒法辨識出真假工程師。(例如,別問我有關Unix的任何問題!) 回想起在采用DIP IC(雙列直插式封裝芯片)的“輝煌歲月”,我們通常將一個未經標示的IC放在桌上,讓受測人員仔細觀察后閉上眼睛幾秒鐘。我們先將這個IC封裝旋轉180°后再要受測者張開眼睛看看,并告訴我們是否看到了任何不同之處。如果他們回答沒什么不同,我們馬上就知道他們并不是真正的電子工程師──因為他們不知道有關pin 1引腳代號的意義。不過,這種采用DIP IC考驗真假工程師身份的傳統方法已不適用了。 此時,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了一個解決之道:問問有關溫度的問題吧!畢竟,這是工程學與科學領域中最常見的參數之一,每一位與技術領域有關的人員都應該十分了解溫度所代表的意義。 我思考了一會兒后,很快地提出幾個問題以供參考。在此列出我所想到的幾個問題──讀者們不必取得什么授權協議或付權利金,也沒有使用限制: ·先來個簡單的問題:“32℉與212℉約相當于攝氏幾度?”(當然,如果你問的人來自于美國以外的其它地方,最好是問問0℃及100℃等于華氏幾度啰!) ·再問個稍難但更準確的問題:“零下40℉約相當于攝氏幾度?”(同樣的,在美國以外的其它地區,就改問零下40℃相當于華氏幾度。) ·或者也可以問問看:“SRAM和DRAM二者基本上有何不同?” ·試試更專業的問題:“為什么用更高的電壓可提升電源控制、線路與匯流排的功效?” 先試著問問這些問題,注意對方回答問題的答案準確度以及答題速度,這將有助于讓你確定誰才具有真正的技術背景與真才實料,而誰只是在賣弄一些技術用語罷了。 你用什么辦法來確定誰才是擁有真本事的真正工程師?誰又是不懂裝懂的呢?請與我們的讀者分享你用來辨識真假工程的問題吧!例如有關于基本二進位編碼與轉碼等等專業問題。或者,你采用其他什么辨識方法呢? 來源:電子工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