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公司在爭取美國政府補貼的道路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據多方消息透露,由于英特爾近期業績的嚴重下滑,其能否順利獲得美國《芯片和科學法案》(簡稱《芯片法案》)下的巨額補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亞利桑那州期間宣布,英特爾將在該州及其他幾個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的芯片工廠項目獲得總計195億美元的補貼,其中包括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和110億美元的貸款。這一補貼計劃旨在通過《芯片法案》推動美國芯片制造業的復興,并增強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實力。然而,隨著英特爾業績的持續下滑,這筆補貼的發放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英特爾在8月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中遭遇了“災難性”的業績下滑,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調整后毛利率遠低于市場預期。這一表現不僅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也加劇了英特爾在爭取政府補貼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對美國政府的拖延感到失望,并多次敦促官員加快資金發放進程。然而,美國政府方面正在對英特爾的芯片生產路線圖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并要求該公司提供詳細的信息,這進一步拖延了補貼的發放時間。 英特爾的困境不僅體現在財務上,還體現在其業務戰略上。近年來,英特爾在芯片制造領域的競爭力有所下降,無法與業內頂尖水平的臺積電等公司相提并論。為了擺脫困境,英特爾正在考慮各種選項,包括分拆其芯片代工業務、關閉部分工廠項目以及推遲部分擴張計劃。然而,這些措施的實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政府補貼的遲遲不到位無疑加劇了英特爾的財務壓力。 此外,美國商務部作為《芯片法案》融資的負責機構,對英特爾的補貼申請也持謹慎態度。據美國商務部透露,該部門正在對英特爾的多個項目進行嚴格審查,以確保補貼資金能夠真正用于推動美國芯片制造業的發展。然而,這一審查過程也導致了補貼發放的進一步延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