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 通信技術給我們帶到了3G時代,我們越來越受益于3G通信技術的便利,寬帶上網 、手機辦公、手機執法和手機商務、視頻通話 、無線搜索 、手機音樂 、我們能在手機上收發語音郵件、寫博客、聊天、搜索、下載圖鈴等…… 3G通信技術,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數字通信,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我國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與歐洲WCDMA、美國CDMA2000成為3G時代最主流的三大技術之一,到2009年,中國3G元年,在這一年,我國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的3G網絡將正式投入商用,中國移動通信領域也將隨之步入3G時代。 3G時代,倡導多彩生活,科技成果不再只是實驗室中的技術,科技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G通信技術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絡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字節/每秒)、384kbps(千字節/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分別介紹通信技術的三個時代: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 主要采用模擬技術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受傳輸帶寬限制,不能進行移動通信長途漫游,只是一種區域性移動通信系統。1G有多種制式,中國主要采用TACS。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 主要采用數字的時分多址(TDMA)技術和碼分多址(CDMA)技術。主要業務是語音,主特性是提供數字化話音業務及低速數據業務。克服模擬移動通信系統弱點,話音質量、保密性能得到提高,并可進行省內、省際自動漫游,但用戶只能在同一制式覆蓋的范圍內進行漫游,因而無法進行全球漫游。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 與 1G、2G相比,3G將有更寬的帶寬,其傳輸速度最低為384K,最高為2M,帶寬可達5MHz以上。不僅能傳輸話音,還能傳輸數據,從而提供快捷、方便的無線應用,如無線接入Internet。能夠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寬帶多媒體服務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另個主要特點。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能將高速移動接入和基于互聯網協議的服務結合起來,提高無線頻率利用效率。 3G的技術標準 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0年5月確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無線接口標準,寫入3G技術指導性文件《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簡稱IMT-2000)。 W-CDMA 即WidebandCDMA,也稱為CDMADirectSpread,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統為主的歐洲廠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包括歐美的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廠商。這套系統能夠架設在現有的GSM網絡上,對于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而GSM系統相當普及的亞洲對這套新技術的接受度預料會相當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場優勢。 CDMA2000 CDMA2000也稱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和后來加入的韓國三星都有參與,韓國現在成為該標準的主導者。這套系統是從窄頻CDMA One數字標準衍生出來的,可以從原有的CDMA One結構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區只有日、韓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過CDMA2000的研發技術卻是目前各標準中進度最快的,許多3G手機已經率先面世。 TD-SCDMA 該標準是由中國大陸獨自制定的3G標準,1999年6月29日,中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U提出。該標準將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件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于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具有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另外,由于中國內的龐大的市場,該標準受到各大主要電信設備廠商的重視,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準。 隨著3G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與普及,3G通信技術正在一步步平民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3G時代的便利有享受。無論是在終端數量、終端價格、套餐資費方面,還是硬件網絡、市場推廣力度方面,都具備了普及民眾的基本條件。而在3G業務領域,三大運營商亦已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將業務發展重心從一小部分商務精英往更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如中國移動推出的“信息機”、“CMMB移動電視”、“MM商店”,中國電信推出的“無線全球眼”、“手機炒股”、“天翼live”等業務,均具有實用性強、個性化強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