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掀起全球技術浪潮的同時,另一個更為“低調”卻同樣關鍵的技術方向正悄然崛起,那就是邊緣 AI,或者說有個今年更為流行的名字——端側 AI。如果說邊緣 AI 聚焦于計算資源的下沉,那么端側 AI 則主要涉及在設備端直接部署和運行人工智能模型、實現快速數據處理和智能決策,二者同屬“分布式智能計算”的不同層級,內涵方面有很大的重合。 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 NXP 重金收購 Kinara,還是高通宣布收購 Edge Impulse,科技巨頭們的頻繁動作揭示了一個清晰信號:邊緣 AI/端側 AI 正在從“概念驗證”走向“戰略支柱”。這場技術遷徙的背后,不僅是算力重構的必然趨勢,更是圍繞數據主權、實時決策與能效平衡的新一輪全球競爭。因此,本文將基于此,來聊聊科技巨頭不惜巨資拿下邊緣 AI/端側 AI 領域明星企業,主要基于哪些戰略考量。 科技巨頭爭先布局邊緣 AI/端側 AI 2025 年 2 月 11 日,荷蘭芯片制造商恩智浦 (NXP) 宣布斥資 3.07 億美元收購美國加州邊緣 AI 芯片初創公司 Kinara Inc.,后者專注于為網絡邊緣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開發神經處理單元 (NPU)。 據悉,Kinara 的分立 NPU (包括 Ara-1 和 Ara-2) 在性能和能效方面位居行業前列,因此非常適合用于視覺、語音、手勢等新興 AI 應用,以及其他各種由生成式 AI 驅動的多模態實現。這兩款器件均采用創新架構,能夠映射推理圖,以便在 Kinara 的可編程專有神經處理單元上高效執行,更大限度地提高邊緣 AI 性能。此外,Kinara 還提供豐富的軟件開發套件,便于客戶優化 AI 模型性能及簡化部署流程。https://www.ofweek.com/ai/2025-04/ART-201700-8470-306609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