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4月10日報道,韓國已正式全面加入由全球大科技公司主導的人形機器人開發競賽,并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30年成為該領域的“全球最強國”。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在該領域紛紛布局,展現出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市場潛力。面對這一趨勢,韓國政府和企業界迅速行動,決定全面投身這一高科技領域的角逐。 報道指出,韓國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基礎。韓國三星(Samsung)等公司已經在人形機器人研發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產品采用固態電池與輕量化碳纖維骨架,續航能力大幅提升至72小時。此外,韓國還涌現出一批專注于機器人靈巧手等領域研發與制造的創新企業,如Tesollo公司發布的五指仿人機械手Delto Gripper-5 Finger(DG-5F),擁有20個獨立自由度,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裝配、物流搬運、科研教育等多個場景。 為了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韓國政府正積極研究將機器人產業指定為國家尖端戰略產業,并計劃提供包括專業園區建設、資金扶持、政策優惠在內的多種支持。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已明確表示,若將機器人產業納入尖端戰略產業,將有望獲得加速發展的動力,到2027年將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全球競爭力提升至最高水平。 韓國政府還制定了更為長遠的規劃。根據計劃,到2030年,韓國將與私營企業一起在機器人領域投資約3萬億韓元(約合22.6億美元),目標是部署100萬臺智能機器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智能機器人計劃的重點是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預計到2030年,80%的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將實現國產化,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44%。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韓國還將迅速取消約50項不利于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法規,為產業發展鋪平道路,并計劃培養1.5萬名機器人領域的專家。韓國政府期望通過這些努力,在農業、物流、國防、醫療等社會各個領域廣泛部署智能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民眾生活質量。 韓國政府和相關企業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們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社會的重要生產力,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顛覆性的影響。韓國希望借助自身在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在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韓國的全面加入無疑將加劇這一領域的競爭。未來,隨著各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和創新,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迎來更加激烈的角逐。韓國能否如愿以償,成為該領域的“全球最強國”,值得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