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聯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四家權威研究機構,共同發布了《中國組合駕駛輔助功能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市場滲透率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標志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根據報告數據,自2021年以來,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市場滲透率從23.5%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57.3%,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這一顯著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日益認可和接受,也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在智能化轉型方面的堅定步伐和顯著成效。 報告進一步預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持續拓展,今年我國L2級(部分自動駕駛功能汽車)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70%,成為推動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L2級自動駕駛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等,已逐漸成為新車的標配,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駕駛體驗。 這一增長趨勢的背后,是我國政府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同時,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撐。 報告還指出,我國組合駕駛輔助功能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方面,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它也推動了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汽車產品向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 然而,報告也提醒,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汽車企業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的安全管理,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同時,政府也應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