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由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50人會、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聯合主辦,深圳市金百澤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50人會第十二期圓桌會議”在梅州成功舉辦。會議以“以PCB行業為基,共研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化新范式”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等各界代表200余人。造物數科作為電子電路行業數字化技術廠商,出席參加本次會議,從梅州+灣區發展視角出發,共探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升級路徑。 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50人會第十二期圓桌會現場 聚焦電子電路,擘畫數智轉型新篇章 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萬淑萍致辭表示,制造業是廣東發展的根本,是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主戰場。廣東省也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第一大省,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先導性力量,既是數字經濟的核心支柱,也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其中梅州作為廣東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板塊,已形成銅箔、高端印制電路板等全產業鏈條,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同時,萬廳強調指出,通過AI、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推動中小企業“低成本、輕量化”轉型,是未來核心方向。企業需依托AI技術挖掘新需求,通過智能化工具‘找訂單、拓市場’,在產業協同中實現價值躍升。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萬淑萍致辭 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袁勇華詳細介紹了梅州“百千萬工程”轉型成果,并提出,梅州將深化“灣區+蘇區”協同機制,打造“一企一策”服務模式,推動PCB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袁勇華致辭 第五屆50人會輪值單位金百澤副總經理劉小軍接過輪值獎杯,象征數字化工作使命責任的延續和傳遞。 左:廣東中國聯通(廣東)新型工業化研究院高級副院長朱翔 右:深圳市金百澤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小軍 技術+人才,共話產業躍遷新范式 中國信通院高級工程師陳柱銘深度解讀政策趨勢,提出“三鏈五類”轉型路徑:供應鏈,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業務數字化;產業鏈,打通消費與生產端,構建柔性生產網絡;生態鏈,服務商與中小企業共擔風險,金融機構提供數據增信支持。同時建議梅州聚焦PCB行業痛點,優化水資源管理、AI質檢、智能設備應用等場景,推動生產效能提升。 博敏電子智能信息化部總監曾鐵城分享轉型經驗:企業通過梳理200余個業務子流程,構建覆蓋研發、生產、倉儲的數字化系統,并合作打造5G+工業云底座,實現全流程能耗管控和質量追溯。他提出:“數字化轉型需以業務需求為導向,避免為數字化而數字化。全員參與和持續迭代是關鍵。” 興寧工業園管委會主任歐陽勇輝重點分享興寧園區在鏈式創新方面發展策略,通過龍頭企業引入,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園區標準廠房,實現“上樓即上下游”的產業集聚效應,助推園區企業數字化進程提速。 金百澤副總經理彭文強提出基于行業洞察及企業實踐打造的電子電路制造工廠數字化解決方案:云工廠產業協同平臺+產業數據鏈。基于工程能力優勢, 金百澤建立營銷、 生產、 設計、 供應鏈協同平臺,并在研發設計場景探索創新應用, 包括設計封裝庫、 項目庫、 板級EDA審查等。 廣州賽意信息王鑫分享AI技術驅動下的智造創新并現場演示工程資料智能解析、視覺合規檢測等場景化方案。他結合實踐總結“AI需從單點突破,逐步賦能研發、生產、安全管理全鏈條。” 圓桌研討環節由50人會秘書長楊依廉主持。圍繞“AI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兩大議題,嘉元科技、盈華電子、錦順科技、金百澤、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興寧工業園等企業及協會園區專家代表紛紛發言,深度研討。 會議最后,萬淑萍總結強調,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終端產品創新迭代加快,PCB行業應把握智能化浪潮機遇,積極迎接新一輪增長。 從AI工具創新到人才生態共建,造物數科正以應龍造物平臺為核心,構建應龍工程、應龍工軟、應龍智算等多維產品矩陣,結合EDA設計、PCB設計、器件優選等場景,持續探索打造“AI+行業know-how”深度融合的數字化轉型綜合解決方案。同時針對工業軟件國產化創新,聯合廣東省工信部門、高校及生態伙伴,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平臺。未來,造物數科將繼續圍繞中小企業訂單對接、數字化等需求,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助力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為新型工業化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