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正式宣布,小米自研的旗艦手機SoC芯片“玄戒O1”將于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登場。雷軍透露,該芯片項目累計研發投入已突破135億元人民幣,研發團隊規模超2500人。該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藝制程,晶體管數量達190億,性能參數直逼蘋果A18系列,標志著小米在高端芯片領域實現里程碑式突破。 雷軍發文回顧了小米玄戒的研發之路,原文如下: 今年是小米創業 15 周年。 早在 11 年前,2014 年,我們就開始芯片研發之旅。 2014 年 9 月,澎湃項目立項。2017 年,小米首款手機芯片“澎湃 S1”正式亮相,定位中高端。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遭遇挫折,我們暫停了 SoC 大芯片的研發。但我們還是保留了芯片研發的火種,轉向了“小芯片”路線。再后來,小米澎湃各種芯片陸續面世,包含了快充芯片、電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線增強芯片等“小芯片”,在不同技術賽道中慢慢積累經驗和能力。這幾年,很多米粉也一直在追問,小米還做不做大芯片了?網上也有各種似是而非的傳聞,也有不少人嘲笑澎湃 SoC 沒有后續。但我想說,那不是我們的“黑歷史”,那是我們的來時路。 2021 年初,我們做了一個重大決議:造車。同時,我們還做了另外一個重大的決策:重啟“大芯片”業務,重新開始研發手機 SoC。 小米一直有顆“芯片夢”,因為,要想成為一家偉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須攀登的高峰,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場硬仗。我們深入總結第一次造芯的經驗教訓。我們發現,只有做高端旗艦 SoC,才會真正掌握先進的芯片技術,才能更好支持我們的高端化戰略。 于是玄戒立項之初,就提出了很高的目標:最新的工藝制程、旗艦級別的晶體管規模、第一梯隊的性能與能效。 同時,我們深知造芯之艱難,制定了長期持續投資的計劃:至少投資十年,至少投資 500 億,穩打穩扎,步步為營。 四年多時間,截止今年 4 月底,玄戒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 135 億人民幣。目前,研發團隊已經超過了 2500 人,今年預計的研發投入將超過 60 億元。我相信,這個體量,在目前國內半導體設計領域,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團隊規模,都排在行業前三。如果沒有巨大的決心和勇氣,如果沒有足夠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實力,玄戒走不到今天。 現在,我們終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小米玄戒 O1,采用第二代 3nm 工藝制程,力爭躋身第一梯隊旗艦體驗。 小米芯片已走過 11 年歷程,但面對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積累,我們只能算剛剛開始。 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層核心賽道,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這里,懇請大家,給我們更多時間和耐心,支持我們在這條路上的持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