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隱藏式門把手是新能源汽車最具爭議的設計,那么自動啟停則是燃油車最眾說紛紜的功能。自動啟停技術如今已經比較普遍使用,很多合資車和國產車都配備了這項功能。等紅燈的時候,綠燈亮起聽到旁邊車“撲楞楞”的一聲然后開走了,心里感嘆現在新手技術真是不行啊,等紅燈都能滅火......然而這其實是發動機啟停技術。車輛在臨時停車的時候,發動機自動熄火,車輛要走時抬起剎車,發動機又能馬上能恢復工作,啟停過程中不影響車輛其他系統運作。在路況擁堵車輛走走停停的情況下,可以達到省油和減少廢氣排放的目的。 ![]()
關于這一功能,實際上它只有一個作用和兩個缺點。 1.作用是省油 自動啟停會在車輛剎車并停穩之后,自動給發動機熄火;汽車的怠速狀態是一直耗油的,怠速是發動機以恰當的轉速運轉,等待駕駛員的操作指令;怠速轉速一般為800rpm,開啟冷空調之后會達到1200rpm左右,氣溫低也會造成怠速轉速的升高。燃油車使用的發動機是四沖程,曲軸轉兩圈做功一次;每次做功都需要消耗燃油,所以怠速自然是要耗油的。并且怠速的耗油量并不低,理想氣溫環境中的低負載狀態,每小時耗油量大約為發動機排量的一半;開啟空調或氣溫過低的話,每小時耗油量則與發動機排量相當,比如使用1.5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或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怠速油耗則可以達到1.5L/1h(一點五升/一小時)左右。 那么有了自動啟停即可在停車后熄火以避免怠速耗油,所以有這項功能的汽車確實更省油。 ![]()
2.兩個缺點:考驗電瓶、沒有冷風 在實際用車場景中難免會遇到擁堵路況;有些司機常年在擁堵的城市區域用車;那么汽車就會在走走停停的過程中高頻率的啟動和熄火發動機,而啟動發動機是比較耗電的,于是燃油車的啟動電瓶則很容易虧電——即便是專用電瓶也不例外。這就是許多汽車用戶上車就會關掉自動啟停功能的原因,畢竟更換一塊專用鉛酸電瓶的費用可能要上千元,與節省的燃油相比或許是得不償失的。 同時燃油車一旦發動機熄火則冷空調無法使用,因其系統壓縮機是依靠發動機曲軸運轉來帶動;壓縮機停轉則無法給蒸發器降溫;所以只要發動機熄火汽車就沒有了空調,在炎炎夏日里,在路上頻繁的等待信號燈,車內溫度時高時低,這種用車體驗可以說是相當糟糕的。 ![]()
那么頻繁的啟動會不會使發動機的磨損加大呢?發動機的磨損大部分來自于冷啟動過程,這時候機油由于重力都積聚在油底殼中在發動機內部的零件上只有很薄的一層油膜,潤滑能力很弱,所以會容易產生磨損。自動啟停功能在冷啟動階段是不工作的,只有當發動機的水溫達到標準值時才會工作,這時候再進行發動機的啟停基本就沒有什么損壞了。 綜合來看,自動啟停確實能省油,但是可能會對車輛零部件產生一定影響,可以說是省油不省錢。 (cr: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