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恩,IET(英國工程技術學會)國際運營總監 如今,工程類人才的缺失已逐漸影響到了國家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培養更多的工程人才勢在必行。尤其是近幾年經歷過奧運工程建設的中國和英國,都面臨著解決目前工程人才數量和質量上的一系列問題。而中英兩國也正在攜手各方努力培育更多的卓越工程師,作為全球領先的工程師專業學會,IET也正積極的參與其中,期望能運用自身的資源和經驗培養更多國際化的工程人才。 英國:籌備倫敦奧運凸顯工程人才缺失問題 英國倫敦申辦2012年奧運會成功后,政府和各類商業組織對基礎設施和高科技工程人才的需求大幅度上升。IET最新的年度技能調查(The IET’s seventh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kills and Demand in Industry Report)表明,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公司對工程師有著強烈的招聘需求,但相比2011年他們越來越難招到合適的工程師。目前,77%的企業由于業務擴張需要招聘新的工程人員。有39%的企業在未來的12個月內有招聘IT和技術人員的計劃。IET教育和技能部門的首席政策顧問Stephanie Fernandes表示:“雇主們對招聘工程人才有著強烈的愿望,反映了投資者對英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但是很多雇主們目前不能找到合適的應聘人選,如果一直無法填補這個空缺,那么英國的經濟將會繼續萎縮。” 中國:工程人才數量和質量需更上一層樓 中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近幾年,中國不少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工程師等技術人才的短缺情況逐漸凸顯。由于中國經濟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在多個方面需要與世界同步發展,因此對那些符合國際化需求、具備較高綜合素質工程師的需求上漲的尤為明顯。由中國政府領導的12項重大人才工程中,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等7大項目都與工程領域密切相關。 數據顯示中英兩國工程人才后備力量堪憂 IET近期針對技能差距和行業人才短缺方面展開的獨立研究表明,目前工程學生或人才進入工程領域發展的渠道非常薄弱且有限,調查中只有14%的男生和9%的女生了解工程師是做什么的,更不用說將工程師作為目標職業。除非現在能有更多年輕人學習STEM科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科目),否則工程人才短缺問題的持續將使英國經濟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在一次報告中指出,中國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著工程性與創新性缺位的現象,另外,基礎教育也缺乏對工程科技創新的興趣培養。潘云鶴表示,“在現在的中小學生中,想當科學家的多,想當工程師的少。學校注重對他們傳授知識,但忽視了從小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有統計發現,2012年中國北京十大高校60個專業出現了零報考的情況,而其中工程類專業首當其沖。 英中兩國積極應對工程人才短缺問題 面對上述日益嚴峻的工程人才缺失狀況,中英兩國都積極的部署了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在英國,英國國會上議院科技委員會根據IET專家提交的相關數據,要求政府采取緊急行動,以促進增加學習工程類專業的學生數量。一方面,英國政府在國家政策上制定了多項激勵措施,試圖激發工程人才的創新理念和進步。另一方面,IET繼續協助英國政府和學術界解決工程人才短缺的問題。IET和多所大學進行合作,通過講述科學家、工程師、數學家和其他人士對于社會做出的令人興奮和重要的貢獻來教育和激勵現在年輕的學生,進一步培養潛在的工程類人才。 中國則于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并把它提高至由教育部率先啟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計劃,致力于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人才,目前已有上百所院校被列入了該計劃的高校名單。“卓越工程教育培養計劃”政策公布后,中國各地高校都有積極正面的回響,比如2010年同濟大學首次在10多個工程類專業試行“4+2”模式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劃,探索與國際知名高校和著名企業合作培養工程高級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新途徑。 各方攜手,共同培養卓越工程人才 如今,中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推出已有兩周年。不久前中國教育部下多所高校和企業等合作舉辦了“2012年卓越工程師教育交流研討會”,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圍繞卓越工程師人才的培養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IET也在會議上闡述了作為一個領先的工程領域學會和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機構對“卓越工程師”的理解:“卓越工程師”首先代表著最高水平的工程知識、經驗和資歷;同時應該具備高標準的溝通、形象塑造和表達能力;此外,卓越工程師還應具備高水平的態度、行為和操守。這種理解也奠定了IET在中國發展的目標,即攜手各方,推動、培育和鼓勵更多卓越工程師的出現。事實上,IET與卓越工程師計劃是互相影響和補充的關系,兩者既是專業知識的輸出方也是輸入方,合作能夠使雙方加強自身優勢,并且擴大雙方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引導的作用。 中國越來越重視工程人才的綜合素質,并且試圖通過校企合作來盡量讓具有潛力的工程類學生邁向國際舞臺。鑒于中國對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和重視,IET也希望能夠在這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工程師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和欠缺的,使他們能夠走向世界的舞臺。 在英國乃至全球,IET在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可以預見的是,IET與中國的合作與交流,對于培養中國的卓越工程人才是極為有利的。首先,IET非常重視知識的共享,即IET會給全球工程領域提供最多的知識分享和支持,其中當然也包括給中國工程領域分享全球先進的專業知識,為中國工程人才提供國際交流的平臺。其次,IET能為工程人才提供包括職業認可、職業認證和職業發展規劃等多項專業服務。工程師若擁有IET提供的國際工程師資質認證,就意味著該工程師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全球的廣泛認可,其職業前景也將由中國擴展到全球。最后,IET憑借著多年經驗和資源的積累逐漸形成了IET社區,并與多所高校及企業結成了教育合作伙伴和企業合作伙伴。目前IET在中國就有北京、上海和西安分會以及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等8個教育合作伙伴和北京通信信息協會這個企業合作伙伴。在未來的幾年中,IET在中國的影響范圍還將不斷擴大。 總而言之,IET希望透過資源和知識的共享,推進全球科學、工程和技術界水平的提高。隨著今后全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工程類學生和技術人才的需求一定不斷激增。培養合格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工程人才迫在眉睫。IET愿意與各國的院校機構合作,為共同培養卓越的工程人才做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