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百奧幾何CPO蔡輝宇。
本文對蔡輝宇分享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提煉,如果想與蔡輝宇這樣優秀的AI時代一線推進創新創業實踐的超級個體/創業者們交流,歡迎關注我們的交流活動。
以下是部分交流內容,enjoy~
98年的他,26歲已是白帽智能的CPO。從北大化學系到計算機系,再到遠赴加拿大追隨導師,他的人生軌跡如同一個精彩的函數,在看似被迫的轉折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最優解!甘鞘裁醋屗绱税V迷于用AI改造蛋白?又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敢于打破世俗的期待,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 跨越山海,只為心中熱愛
易小姐:聽說你本科在北大讀的是化學系,后來怎么轉到計算機了?
蔡輝宇:其實我高中時對化學很感興趣,還參加了化學奧賽。但高考填志愿時,家里人更希望我學計算機,覺得“收入會高一些”。雖然我去了化學系,但后來還是轉到了計算機。
易小姐:當時心里一定很掙扎吧?
蔡輝宇:確實!赣袔状螠贤ㄟ^程中就是感覺隔閡,然后最后就是做了調整,這個可能很難去就平淡的這種講出來,肯定過程還是很掙扎的」,甚至一度有點消極,覺得自己不屬于那里。
易小姐:那后來是怎么想通的呢?
蔡輝宇:我開始思考,能不能用計算機來解決化學或生物相關的問題。 「看似壞事,但是最后我也會這樣去跟自己去找到了一個耦合的點對的」。既然轉專業已成定局,不如找到一個結合點,把看似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編者點評:**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選擇如何適應環境。這位CPO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面對“被迫”的選擇,也要努力找到與自身興趣的結合點,化被動為主動。
## AI煉丹,蛋白重塑
易小姐:后來你又去了加拿大留學,追隨唐老師的團隊,是出于什么考慮?
蔡輝宇:因為唐老師當時在北大開了一門深度學習的暑期課,我對用AI分析單細胞轉錄組數據很感興趣。 比如,可以用AI預測不同類型病人的預后情況。
易小姐:聽說唐老師收留你是因為你喜歡音樂?
蔡輝宇:哈哈,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我覺得很多科研人就是可能都會有這種就是對哲學或者是藝術的一種向往」,音樂和科研,在我看來都是一種創意創作的過程。
易小姐: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現在用AI改造蛋白,具體是怎么做的?
蔡輝宇:我們有一整套應用的解決方案。 蛋白的序列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如果我們能解析蛋白結構,就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從而找到治療方法。 「通過AI的預測,對這個結構的掌握,它變了的話,意思就是說我說我我要跟它咬得很死,但它變了一下,那我我跟著也搖擺一下,這樣就能把我也能咬住它的同時還比較難的是就是我同時還需要咬住以前的那些病毒的」。
**編者點評:** 將復雜的生物學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出來,這位CPO的表達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用“咬住病毒”的比喻,生動地展現了AI在改造抗體方面的應用。
## 從科研到產品,夢想照進現實
易小姐:現在AI改造蛋白的技術,實際應用情況如何?
蔡輝宇:它是一個正在飛速應用的過程。 我們服務于非常大的跨國藥企、國內外科研院所,比如神州生物、大北農等等。
易小姐:與最初的科研階段相比,現在的AI技術有哪些提升?
蔡輝宇:加入的時候建模的更準了,而且效率提升了很多。 「之前可能申請一個分子就是要可能一兩天,然后設計的準確率還比較低,可能成功率在1%到5%這個區間,但現在的話就設計一個分子可能一個小時,然后而且成功率還很高」。
易小姐:你們的經營理念是什么?
蔡輝宇:「能夠通過我們產品能夠非常方便的設計塑性的分子或者改善改造」,讓科研人員可以更便捷地利用AI技術,設計出符合需求的蛋白分子。
**編者點評:** 從實驗室到市場,從科研到產品,AI技術正在加速賦能生物醫藥行業。 白帽智能的實踐證明,AI不僅可以提高科研效率,還能降低研發成本,為新藥開發帶來更多可能性。
## 創造無限,未來可期
易小姐:除了科研之外,你還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嗎?
蔡輝宇:我喜歡音樂, 音樂和蛋白一樣, 看起來只有幾個音符或者20個氨基酸,但是它就是有無限的組合的可能,然后會形成非常奇妙的結構和功能。
**編者點評:** 人生就像一個大型的實驗,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嘗試,都是在探索未知的可能性。這位CPO的故事告訴我們, 即使身處快速變化的時代, 也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將興趣與事業相結合,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