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氦川科技創始人蔣俊。
本文對蔣俊分享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提煉,如果想與蔣俊這樣優秀的AI時代一線推進創新創業實踐的超級個體/創業者們交流,歡迎關注我們的交流活動。
以下是部分交流內容,enjoy~
他曾在大廠呼風喚雨,也曾在AI四小龍經歷過山車般的起伏。他曾眼見「安防市場崩塌一百倍」,也曾預言「基座模型的商業模式不可行」。如今,他再次All in AI,誓要在「智能體」時代,帶領北大聯盟的創業者們,打出一片新天地。
他是誰?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他又將如何實現他的宏偉藍圖?讓我們一起走進蔣老師的AI創業世界。
### 棄大廠,逐浪潮:從安防到AI的華麗轉身
易小姐:蔣老師您好,您早年從英特爾、IBM等大廠起步,之后又加入AI四小龍,是什么契機讓您決定all in人工智能的呢?
蔣老師:說來話長。我北大畢業后在英特爾實習,發現寫程序的人太多了,覺得自己卷不過他們。后來去了IBM做銷售,之后又去了華為、科達等公司。
每次選擇,我都是在「勢能最高點」的時候離開。06年外企最火,我跳到華為;華為剛起勢,我又去了安防公司。我的原則是,不要等到勢頭下去再走,要一直在追逐新的浪潮。
真正讓我下定決心擁抱AI的,是在安防領域的一次經歷。當時是2015年底,我們去新疆做了一次測試。在我的行業內,13、14、15年的時候,人工智能在我們行業里邊是什么?是騙子!誰跟你聊人工智能,那時候我一定是個騙子!
但那次測試,一家北京公司做到了98%的準確率,另一家做到了99%,完全碾壓!我當時就覺得,人工智能真的要來了,要改變這個行業了。所以我就決定「all in人工智能」。
易小姐:您當時加入的“AI四小龍”是哪幾家呢?
蔣老師:這個行業里大家都知道,就不點名了。但我可以說的是,當時我把市面上所有做AI的公司都跑了一遍,最后選擇了依圖科技。依圖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他們的創始人都是科學家,但又很有商業氣質。我當時就覺得,這家公司能做成事。
### 狂飆突進與斷崖式下跌:AI創業的冰與火之歌
易小姐:加入AI四小龍后,發展如何呢?
蔣老師:在依圖的三年,我們經歷了「蒙眼狂奔」。那時候人工智能第一次展現出巨大的威力,我們的業務以每年600%的速度增長,三年時間,公司估值從一兩個億變成了200億。
但好景不長。18年左右,我們遇到了增長瓶頸。更可怕的是,我們發現了一個更致命的問題:「基座模型的商業模式不可行」。
在四小龍的時候,安防市場整個崩塌了一百倍,把幾千億的市場崩塌了,變成了可能只有10億的市場。大家都在賠錢,巨虧!這讓我意識到,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只會重蹈覆轍。
易小姐:那您當時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蔣老師:原因很簡單,AI的底層技術,大家都能做,同質化太嚴重了。這就好比大家都在賣藥方,藥效都差不多,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而且AI這個行業有個特點,它需要不斷地投入研發,不斷地燒錢。一旦遇到瓶頸,或者方向錯了,之前的投入就全打水漂了。
### 智能體:中國AI彎道超車的終極武器?
易小姐:面對這樣的困境,您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找到新的方向的呢?
蔣老師:我一直在思考,AI的未來在哪里?如何才能讓中國的AI超越美國?我發現,美國在AI底層技術上遙遙領先,我們很難在短期內趕上。但是,在應用層面,我們有巨大的機會。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智能體」。我認為,智能體是AI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大模型只是一個求概率的對話系統,它本身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有給它加上一層“殼”,加上長期記憶、邏輯思維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易小姐:那您是如何定義“智能體”的呢?
蔣老師:其實準確點說是人工智能的兩個核心技術的疊加,什么叫疊加呢?人工智能最早的一派是這個專家系統和符號主義。還有一派是數學學派,他把超多的數據在打砸完之后,它之后完成了就暴力美學。恰好現在和之前兩派結合起來之前他是研究專家系統研究什么之類,他可能會有漏洞,對不對他現在大底座插在那邊他的漏洞大模型幫他解決了。
所以說他的東西做的越強大大模型越強大,那整個的專家系統和大模型系統結合的這個系統就有效跟它原來不可行呀。
易小姐:所以您all in 智能體的底氣是什么?
蔣老師:我的底氣在于,我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城市智能體」。
城市里的每一個路燈、每一輛環衛車、每一個垃圾桶,都可以是一個智能體。通過將這些智能體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就可以實現對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優化。
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創新。通過打造一個開放的智能體平臺,吸引各行各業的企業加入,共同構建一個繁榮的AI生態。
我認為有機會在1年的13年的時間里面翻一千倍,做到獨角獸,這個是能做的。
易小姐:您的目標是宏偉的,那么您打算如何實現呢?
蔣老師:首先,我要打造一個「智能體底座」,把城市里傳統的軟件都變成智能體,插在這個底座上。然后,我要團結各行各業的企業,讓他們在這個平臺上共同創新。
更重要的是,我要培養上萬名懂AI的工程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智能體應用到各個領域。
### 北大聯盟:中國AI的“復興”之路
易小姐:您提到了“團結”,您是如何團結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智能體發展的呢?
蔣老師:我深知,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所以我發起了「北大聯盟」,把北大的企業家們聚集起來,共同打造中國AI的未來。
在2.0時代清華的這個投資人清華派系的人,其實在整個新時代是特別瘋狂的。他們集合了投資人集合了原來的一些老的這個他們自己的這個校友企業,然后集合了所有這個學校里的這些院士教授,然后這些都做成了之后,那么媒體自然現在傾斜地方政府自然支持,那它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虹吸效應。
所以我也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光是北大,后面還要團結所有各個領域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易小姐:最后一個問題,您對未來AI創業者有什么建議?
蔣老師:我的建議是,跟著我!哈哈哈,開個玩笑。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跟風。要深入了解行業的需求,把AI技術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更重要的是,要團結合作,共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
編者按:蔣老師的創業故事,是一部中國AI發展史的縮影。從最初的摸索,到狂飆突進,再到斷崖式下跌,他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考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尋找新的方向。如今,他all in智能體,帶領北大聯盟的創業者們,再次踏上征程。他的目標是宏偉的,他的道路是艱辛的。但他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因為,他代表著中國AI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