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 2011/3/14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今天看了不少國家電網對于未來的規劃問題。又聯系到日本地震引起的核電安全的問題,使得有些問題變得略微復雜了一些。 中國的現在電能的成分是什么樣的? 未來又會發展為何種趨勢? 現在的電能與未來的發展能不能與電動車的規模應用相匹配? 循著這樣的一條思路,開始寫下此篇文章。 數據來源: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2010年) 至201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9.62億千瓦,這個數字是相當大的,2009年年底的時候,容量為8.7億千瓦,一年增加了10%。 2010年底,全國發電設備容量96219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2134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70663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1082萬千瓦,風電并網裝機容量3107萬千瓦。做個餅圖可能直觀一些: ![]() 其中新增的一部分,發電設備容量9127萬千瓦,其中,水電1661萬千瓦,火電5872萬千瓦,核電174萬千瓦,并網風電 1399萬千瓦。 ![]() 兩個圖發現,大部分容量就是火電,存量最大,增量也最大。 我找到國網的《A Strong Smart Grid: the Engine of Energy 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一文,看樣子國網對于用電量的預測是偏低的。 ![]() 更為有趣的是,可看看風電與水電的分布: ![]() 上圖是2009年的分布,2010年新增的容量較大,但應該是比較趨近于這些區域。 ![]() 與將來電動車主要使用地,東部城市存在多大的距離就知道,想要使用風電和水電來供給電動車似乎有些困難。 電動車產業發展起來,在東部的大城市圈,還是完全以火電來支撐起來的。 ![]() 從裝機容量的整體來看,電力應該是可以滿足的。我們可以大致這樣的計算: 使用的電動車數量:100W,20W插入式,40W增程式,40W增程式。電池組容量分別為10Kwh,24Kwh,40Kwh。 插入式 增程式 增程式 數量(萬量) 20 40 40 容量(KWh) 10 24 40 使用比率 60% 70% 75% 能量(萬千瓦) 120 672 1200 1992 按照耗能來看是影響不大,100W輛車與核能發電量相當,但是看著我國的規劃,看樣子用的是不夠看的。那就需要擔心另外一個問題,電力負荷。充電有快充和常規充電,國內來看快充50KW,常規3.3KW,車一多,在高峰時間已經先把電力高峰的空間給擠占了,特別是在冬天和夏天,晚上黃金時間的時候。選自《A Strong Smart Grid: the Engine of Energy 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文中的兩張圖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 ![]() 看樣子,電網的智能化是和電動車產業捆綁在了一起了。目前提出來了的集中充電,換電為主,充電為輔的方針也主要是針對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與電力負荷所設計的。未來幾大電力設備(信息)巨頭里面,又有一場錯綜復雜的戰爭了。 PS:核電的安全性在這次地震中被提到了臺面上,我們也有機會去了解一些原本我們被忽視的東西。雖然核能與未來電動車的供需點其實很近,但是還是挺讓人焦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