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門去喝喜酒,來回奔波很是疲憊,煙煙在家用電熱洗腳盆,竟然外面電表那里跳閘了。一開始死命在家里檢查配電盒,各個環節都沒有異樣,在外面看到跳閘 的警告燈,看到地板上滴得水,不由得猜想可能是洗腳盆漏電了,導致那個電表中出現了故障。所以起義一定要把這個涉及安全的主題做完。 關于人體對電流的感受,在中國的電工安全教材上用了一個非常抽象的圖。以下的圖是從 ![]() 從這張圖中,也可以解釋了為什么UL2231中規定了5mA和20mA的道理。而UL定義中的測試電阻,大概也能從C. F. Dalziel的公式之中得到一些端倪: ![]() 關于具體的UL2231中CCID的規定,其實還是很細致的。 1.自測:CCID是需要在每次啟動之后進行測試的,使用的測試電流需要比觸發電流大,但不能超過1.5倍。 2.在整個自測過程中,應該保證探測接觸器的正常與否。 3.如果出現問題,一般需要啟動充置錯誤的測量。在UL中定義了單次連接中重試的次數最多為4次,每次的間隔最少需要15min。 接 下來談的這部分是從《Considerations on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一文中摘出來的,這篇文章寫得考慮非常有意思。為什么呢,它考慮到了V2G電能交換過程中潛在的安全性問題。這篇文章分析的系統是按照 以下的架構和模型來進行的: ![]() 這張圖中給出的是可能潛在的問題,輸出240V時候,L1和L2均可能存在R-fault短路到地;而輸出120V的時候,則可能出現L1和N短路到地的情況。 ![]() 后面就不詳細表述了,分析的較為全面,圖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