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CEO John Neuffer針對中國近期對美國芯片的采購限制及相關擔憂表達了深切關注。他指出,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正在積極構建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體系,而這一過程中,有關美國芯片“不再安全或可靠”的說法尤其令人不安。 據了解,自2024年12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將140余家中國企業加入貿易限制清單,涉及半導體制造設備、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等多個種類的半導體產品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及其他行業協會迅速作出反應,呼吁國內企業謹慎采購美國芯片。此舉引發了中美半導體行業的廣泛關注。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破壞了全球半導體產業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共識,違背了WTO公平貿易宗旨和世界半導體理事會(WSC)章程精神,損害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安全穩定。同時,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不僅損害了中美兩國企業的利益,也增加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成本,影響了美國芯片產品的穩定供應。 針對中國的擔憂,SIA CEO Neuffer表示,半導體作為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元素,其應用范圍廣泛,從日常消費電子產品、汽車到先進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無所不在。他強調,美國必須保持在世界經濟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并呼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處理此事時應保持謹慎,與業界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Neuffer進一步指出,為了維護美國的領先地位,華盛頓的決策者應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策略,加強美國在半導體制造和封裝領域的實力,提升研究與設計生態系統的競爭力,并為美國制造的芯片在國內外市場創造新的需求。同時,他也期待與即將上任的新政府和新一屆國會攜手合作,共同維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確保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在未來多年內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美半導體行業的摩擦并非首次。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加劇,中美兩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美國多次對中國半導體企業進行打壓,而中國也在積極尋求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路徑。 在此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半導體相關企業33.2萬余家,且近年來呈快速增長趨勢。這些企業在半導體制造、設計、封裝測試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