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被曝閃電與今年校園招聘的800多名學生解約,而在5月大多數企業已經完成招聘情況下,這些學生將面臨失業,這一舉動遭到網友熱議。 800多名學生遭閃電解約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這800多名學生去年9月就已與華銳風電簽訂就業協議,但在5月初突然接到解約通知,稱公司要裁員,要做體制改變,原來的招聘計劃要變更,這導致原本已經不愁工作的數百位學生不得不因此再次忙于找工作。 據此次被解約的學生表示,此前聽到公司傳言要裁員,一共有三批,這事是第一批。而另一位同樣被解約的學生則表示,據他了解,接到解約通知的應屆生有600多人。 華銳風電媒體部門負責人王文對此表示,此次解約的應屆生為350人,全國843人的招聘計劃同后來的實際招聘結果有差異,具體數字掌握在人力資源部門。但他對公司解約的原因避而不答。 華銳風電2012年的校園招聘從2011年9月開始啟動,9月19日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舉辦了第一批校園招聘宣講會,并于一個月內先后在35所高校進行宣講,涉及了包括北京、哈爾濱、西安、蘭州、深圳、沈陽等近20個城市。應屆畢業生們與華銳風電“簽三方”的時間基本集中在去年9月和10月。 華銳的變卦給一門心思準備就業的畢業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最關鍵的是他耗了我們10個月,現在5月份我們根本沒機會找工作了”,“校招已經沒了,只能走社招,社招我們沒有工作經驗,也就是說他把我們應屆畢業生都給毀了。”簽約華銳風電市場部的畢業生高旺說 一位同被解約的畢業生發帖直斥華銳風電的不負責任,“你對得起全國這將近1000的畢業生嗎?你知道在這些背后存在怎樣的心酸事情嗎?你知道為了培養我們這一代我們的父母付出過多大努力嗎?你們也都是有父母的,捫心自問你們良心能好受嗎。工作室學生畢業后的希望,你們就這么輕易的毀了這么多人的夢想。” 一封解約信打碎多少畢業生的夢 多名與華銳風電簽署三方協議的高校應屆畢業生今日向媒體透露,華銳風電已經致電與今年校園招聘的800多名學生解約,而在5月大多數企業已經完成招聘情況下,這些學生將面臨失業。 小韓同學是甘肅某大學的大四學生,也是該校同專業應屆畢業生中最早“簽三方”的,這讓他的同學們羨慕不已。但正是早在2011年9月便和小韓同學“簽三方”的華銳風電,5月3日一通電話便把即將畢業的他“打回原形”,告訴他“因為招聘調整,你可能被裁員”。此時,幾乎所有企業的校園招聘報名都已結束。 第一次電話通知中模糊的“可能被裁員”在小韓同學接連幾次的詢問中,變成“留下的人應該很少”,再變成“剩下的寥寥無幾”。與小韓同學遇到同樣遭遇的843名應屆畢業生,還未畢業就面臨著失業。 華銳風電2012年的校園招聘從2011年9月開始啟動,9月19日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舉辦了第一批校園招聘宣講會,并于一個月內先后在35所高校進行宣講,涉及了包括北京、哈爾濱、西安、蘭州、深圳、沈陽等近20個城市。 應屆畢業生們與華銳風電“簽三方”的時間基本集中在去年9月和10月。這些“三方”協議在交予華銳風電蓋章后,最末端被蓋上了一個“雙方任何一方違約,須賠償對方經濟損失2000元”的條款章。“這個‘三方’寫的兩千塊錢其實很有強迫性質,我們是拿回‘三方’時才知道的,”小韓同學說,“但電話通知我要被裁掉時,他們勸我主動提出解約,不收違約金。” 從去年9月“簽三方”到5月通知大批解約,華銳風電沒原因的通知引起已簽約的畢業生們的抗議。“最關鍵的是他耗了我們10個月,現在5月份我們根本沒機會找工作了,”簽約華銳風電市場部的高旺說,“校招已經沒了,只能走社招,社招我們沒有工作經驗,也就是說他把我們應屆畢業生都給毀了。” "大家滿心歡喜的準備去上班,結果等到的不是入職通知,而是解約通知。"在微博上,剛剛收到華銳風電解約電話的應屆畢業生小吳(化名)這樣寫道。 媒體詢問華銳風電副總陶剛,但并未得到回答。而華銳風電方面尚無回應。 業內人士認為,歐洲經濟陷入泥潭,市場需求疲軟、與光伏行業相比,風電面臨著更加嚴重的產能過剩,這種靠補貼生存的產業首當其沖受影響。據20家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1.3%,凈利潤同比下降19.4%。從風電零部件及配件生產到風電整機制造再到風電場運營,整個風電產業鏈上六成企業出現利潤下滑。作為風能行業龍頭的華銳風電,主營風電機組設備,去年凈利潤增長率為-72.84%,同樣主營風電機組設備的金風科技(002202)凈利潤增長率為-73.50%。 附華銳風電解約信件: 你好!在校園招聘期間,你參加公司嚴格的筆試,并通過招聘部門面試官嚴格篩選和考核,與公司簽訂三方協議。 但由于公司內部戰略方向有所調整,對相應招聘部門工作以及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數量進行了重新規劃,招聘計劃有所減少,公司人力資源部與相關部門溝通后,向你提出解約,根據三方協議規定,公司一次性支付解約金人民幣貳仟元。 具體辦理流程為: 向相關應屆畢業生提出解約-出具解約協議書-應屆畢業生簽字并提供身份證及銀行卡復印件-公司內部報批-出具解約函及返還三方協議-財務支付解約金。 辦理時間: 從接到同學辦理解約所有材料之日起(填寫完整及簽字的解約協議書掃描件、銀行卡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于三個工作日之內寄出解約函和三方協議,15個工作日之內支付解約金。 公司如果有新的招聘計劃,我們將優先考慮你,你的簡歷將進入我們的人才庫,感謝你的關注。 注: 1.解約協議書請親筆簽字后掃描件反饋至[[email protected]%22%[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email] 2.銀行卡請盡量提供光大銀行,銀行卡復印件如不清晰將不能正常匯款,請在復印件上注明銀行卡號并簽字確認。 3.請提供開戶行名稱,例如: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四環北路支行。 4.為不影響你的再次就業,請盡快辦理。請與2012年5月9日12:00前將所需資料返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涉嫌私自更改三方協議 據花店方面稱稱,將對畢業生采取善后措施,提供推薦信幫助他們找工作,并向每位學生支付2000元違約金。 但這2000元的違約金卻大有來歷。但據畢業生小韓稱,他在簽署三方協議時并未獲知有關違約金的約定及具體金額;他將三方協議交給華銳風電去蓋章,取回后發現,協議末端被蓋上了一個條款章:“雙方任何一方違約,須賠償對方經濟損失2000元。” “以這種方式被加入三方協議的2000元違約金,其實帶有強迫性質。我們是拿回協議時才知道的。”小韓說,“而且公司電話通知我解約時,還曾勸我主動提出解約。這樣他們就不用支付違約金了。” 據其他畢業生反映,華銳曾單方面電話告知,公司要裁員,如果請畢業生自己向公司提出違約,不收違約金,并在三天就能把相關程序辦好,返還三方協議,如果等公司提出違約就要等到5月10號之后“名單”確定下來。“既然做了裁員的決定,那就痛痛快快給我們違約金,給我們一個準話唄!也讓我們能夠開始找新的單位,可是你就是抓住我們應屆畢業生求職心切的心態,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減小你們的違約開支”。 公司經營困難凈利持續下滑 華銳風電的裁員或只是冰山一角,透露了行業的陣陣寒意。據20家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1.3%,凈利潤同比下降19.4%。從風電零部件及配件生產到風電整機制造再到風電場運營,整個風電產業鏈上六成企業出現利潤下滑。自去年起,就陸續有風機企業縮小規模,裁員應對。今年,全球最大的風機制造商維塔斯也宣布大幅裁員。 而作為風能行業龍頭的華銳風電,財報顯示公司的經營狀況面臨嚴重問題,2011年四季度凈虧損1.25億元,主營風電機組設備,去年凈利潤增長率為-72.84%。該公司2012年一季度凈利潤僅5676萬,同比下降88%。 全行業陷困境 華銳風電解約事件反映了風電行業當前的困境。 雖然王文對公司解約的原因避而不答,但華銳風電的財報顯示,公司的經營狀況面臨嚴重問題。繼去年四季度凈虧損1.25億元之后,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僅5676萬,同比下降88%。 整個風電行業也不景氣。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消息稱,“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擬核準1492萬千瓦,另外安排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83.7萬千瓦、風電并網示范項目100萬千瓦,三類項目總計1676萬千瓦,比去年8月發布的“十二五”第一批風電規劃核準的2883萬千瓦減少近半。 記者通過數據推算得出,截至去年底,累計近1000萬千瓦風電裝機尚未通過主管部門核準,1700萬千瓦裝機則被閑置,沒有投入發電。 自去年起,就陸續有風機企業縮小規模,裁員應對。今年,全球最大的風機制造商維塔斯也宣布大幅裁員。 “風電企業面臨的形勢去比年還要艱難,且短期內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北京一名風電行業人士對本報稱。 華銳風電此前發展迅猛,但業界認為,可能正因為發展得太快,所以庫存量很大。 上述業內人士對本報稱,市場狀況雖然嚴峻,但不能簡單說過剩。不過,由于早期裝機量增長過快,電網建設沒跟上,遇到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核準裝機量大幅調低,企業確實受到很大沖擊。 國內其他幾家較大風電企業的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均表示目前不會裁員,并對行業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上述業內人士則對本報稱,風電建設和電網建設需要協同,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有前幾年那樣速度的增長了。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沒有補貼都無法維持 巴菲特股東大會于北京時間5月5日至5月7日在奧馬哈舉行,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們如期而至。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沒有補貼無論太陽能還是風力發電都無法維持,風電只是一種補充性能源。”伯克希爾麾下中美能源的負責人Greg Abl站起來補充,沒有補貼他們不會推進風力發電項目。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就是通過中美能源進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