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日本富士通公司和理化學研究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成功研發出一款具有256量子比特(Qubit)的超導量子計算機,該機型不僅實現了量子比特數量相較于上一代機型的四倍躍升,更通過架構創新與系統優化,使得計算能力同步提升四倍,為藥物發現、金融建模、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復雜問題解決提供全新技術路徑。 富士通與理化學研究所此次推出的256量子比特機型,建立在2023年10月推出的64量子比特原型機基礎之上,并融入多項顛覆性技術: 可擴展的3D連接架構: 通過高密度三維布局,以4量子比特為一基礎單元實現模塊化擴展。這一設計無需對單個量子比特的物理結構及操作邏輯重新設計,既保障了系統穩定性,又為未來升級至千量子比特級鋪平了道路。 制冷密度與熱管理系統革新: 在稀釋制冷機內實現四倍集成密度,即256量子比特系統的冷卻單元與傳統64量子比特系統共用一套設施。依托超高真空與極低溫環境的精準調控技術,解決控制電路發熱與量子態保持的矛盾,同時降低能耗并提升運行效率。 高密度封裝技術: 采用富士通研發的新型高密度封裝方案,將電路密度提升至行業前沿水平。系統設計確保每個冷卻單元內有效集成更多量子比特,同步維持超導狀態所需的極端條件,消除系統擴展性瓶頸。 展望未來,兩家機構制定了清晰的里程碑式發展路線圖: 千量子比特節點目標(2026年): 雙方宣布將啟動1000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工作,預期在2026年前完成原型機構建,并部署于富士通科技園新研發基地。 量子糾錯與算法驗證: 此次發布的新系統將重點試驗新型量子糾錯算法,進一步降低系統錯誤率并提升量子比特的相干時長,夯實邁向容錯量子計算的基礎。 產學研協同戰略: 富士通將擴大與全球企業及學術機構的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以探索混合量子-經典算法的商業應用。同時,合作中心的運營期限將由原本的2025年3月延長至2029年3月,以保證長期技術研發的持續性。 此款256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的問世,不僅宣告日本在超導量子計算的競爭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更對全球量子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國際數據分析機構Gartner評價稱:“富士通-理研的成果將量子計算從實驗室邁向工業應用的關鍵一步,或改變化學模擬、金融建模等行業的計算規則! 資本市場對此亦反應熱烈,日經225指數中電子設備板塊當日上漲2.3%,多家半導體及量子計算相關企業股價顯著走強。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日本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與半導體集成的跨領域創新,有望催生下一個十年級的科技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