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前所未見的低迷氣氛中,過去一年來,這些公司發布的大規模投資計劃著實令人驚訝。SEMI的研究顯示,未來2年內,這六家公司還將投入大量資金,以迎接經濟挑戰。
臺積電(TSMC):在經濟衰退之際,臺積電仍然連續兩次調高了資本支出。2009年5月,臺積電首次將其資本支出計劃從15億美元擴大為19億美元,而在同年7月底,再次宣布加碼至23億美元。2010年,隨著半導體需求持續復蘇,加上全球經濟開始走出衰退陰影,臺積電的資本支出也預計將達到20 億美元以上。
GlobalFoundries:GlobalFoundries的合作伙伴──來自杜拜的ATIC公司,投資了21億美元購買其晶圓廠股份。 ATIC已承諾額外注入36億美元股票資金(equity funding),并在未來5年內提高至60億美元,協助GlobalFoundries擴展業務。2009年,該晶圓廠的資本支出估計在6~7億美元之間,未來兩年則可望提升至每年10億美元以上。
東芝(Toshiba):2009年6月,東芝開始在全球股票市場集資30億美元進行晶圓廠投資。這是過去8年來,全日本由非金融公司所進行的最大股票發行案。東芝將繼續專注于NAND閃存,并擴大其與IBM聯盟的伙伴關系,并更新與三星 (Samsung)的NAND專利協議。東芝公司在 2009~2011會計年度的的總資本支出計劃是11億日圓(約115億美元)。其中,2009年用于半導體事業的資本支出計劃為9,400億美元。約 47億美元將用于2010和2011會計年度。2010年額度約20億美元,2011年預計將稍高一些。
三星:三星的最新動作,是將位于奧斯汀的200mm產線轉換為300mm的后段制程(BEOL)產線,以支援其現有的300mm前段制程。三星公司 (Austin)總裁Y.B. Koh希望獲得“制造業回到裸墻。”SEMI估計,三星在2010年的資本支出約為40~50億美元,主要用于升級德州Austin 1與Austin 2,以及韓國的Line 15與Line 16產線。
英特爾(Intel):2009年4月,英特爾宣布在未來幾年內,將花費70億美元來改善現有設施,以推動32nm技術量產。SEMI預測,這70億美元中,約有30~40億美元會用于2009年,其余將用在2010年。
華亞科技(Inotera):這家由南亞(NanYa)與美光(Micron)合資成立的公司宣布了一個16億美元的計劃,將從70nm溝槽式技術轉換到 50nm的堆棧電容技術,并使用浸入式蝕刻工具。華亞擁有來自于南亞母公司臺塑的強大財政支柱。其工廠預計在今年稍晚至明年進行裝配,這可為該公司在 2010年貢獻約1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