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Rapidus董事長Tetsuro Higashi表示,芯片企業Rapidus匯集了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是讓日本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半導體行業重新回到全球版圖的“最后機會”。 Higashi說,雖然該公司背后有政府的財政支持,但他對未來的挑戰并不抱任何幻想。 “整個世界正在變得數字化。對日本來說,建立一個非常強大的數字技術產業變得至關重要,”行業資深人士、芯片制造工具主要生產商東京電子前總裁 Higashi 表示。 “日本落后其他國家十多年。僅僅為了趕上就需要大量資金,”他說。 中國政府承諾提供高達 4 萬億元人民幣(257 億美元)的補貼,以幫助到 2030 年國產芯片的銷售額增加兩倍,達到 15 萬億元以上。 生產全球一半芯片的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TSMC,臺積電)已經從中受益,二月份在日本開設了一家新的制造工廠,并計劃開設第二家工廠。 日本政府已向Rapidus投資9200億日元,Rapidus是一家由索尼、豐田、IBM等公司組成的合資企業,目前正在北海道建設工廠。 其目標是從 2027 年開始在日本使用 2 納米技術大規模生產邏輯芯片,這是包含更微型晶體管的芯片的下一個前沿。 臺積電和其他公司正在競相實現其 2 納米芯片的全面生產,這對于推動人工智能 (AI) 的革命至關重要。 Higashi 相信 Rapidus 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且毫不掩飾所面臨的風險。 Higashi說,“這可能是日本”重新啟動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行業的最后機會。 他表示,到2027年左右,隨著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進一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全球對先進、節能半導體的需求預計將出現爆炸式增長。 谷歌和 OpenAI 等美國科技公司也在日本大力投資,希望日本這個曾經世界領先的技術先驅能夠通過人工智能重新獲得優勢。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其芯片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英偉達將盡力向日本供應其人工智能處理器。 然而,Higashi表示,很明顯日本必須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 “我們正在成為一個數字社會。日本的各種行業都將極大地依賴半導體。”Higashi 說。 從 20 世紀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日本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一半份額,其中 NEC 公司和東芝公司等公司處于領先地位。 現在,它只占市場的10%左右。然而,它仍然是芯片制造設備和材料的領導者。 日本的目標也有地緣政治角度。與美國和其他國家類似,東京尋求減少對臺積電在臺灣晶圓廠的依賴。 Higashi表示,在避免直接討論地緣政治的同時,他預計日本和美國等友好國家的企業將分擔維護國際供應鏈的任務。 “日本和美國一樣,有許多主要的生產設備公司和材料公司。他們正在與需要非常先進產品的客戶打交道,”他說。“那些生產設備制造商和材料公司正在為我們提供支持。” Higashi 補充道,它的成功應該會激勵年輕工程師進一步發展日本的芯片行業。 “我們必須創造新的半導體并激勵人們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新世界,”他說。 |